第587章 是謂玄德

這是一個不能拒絕的條件,李鄲道要入世,就必需要走到樓觀現在的位置。

要成天師,也必需要皇帝的勅封。

要將自身理念擴大影響天下,必然要先權傾朝野。

這對李鄲道來說既是機緣,也是麻煩。

而對樓觀來說,扶龍庭已經結束了,是時候脫身,事了拂衣去,既得名,又得利,還擺脫了許多麻煩。

雖然心中已經答應,但是李鄲道不能立馬表現出來。

而是看向了孫真人。

孫真人直接開口道:“如此承負你樓觀之責任,師侄該不會想要貧道徒兒白幹活吧。”

“怎麽會?”岐暉子道:“若是師弟你答應下來,師兄願意將尹祖師記錄老君所傳五千真言真跡,借給師弟參悟三個月。”

老君所傳《德道經》原本,已經便成《道德經》。

五千真言,雖然為道家經典,但多少人可窺得本來面目?更何況是尹祖師親自記錄下來的原本,老子西行前,念一句,尹祖師寫一句。

一部老子五千言,便是天下修行之總綱,為諸子百家之中,毫無疑問第一之存在,勝過一切經典。

這對李鄲道的誘惑是無與倫比的,這經書,誰都能扯兩句。

但如果是真本,原本,傳承有序,那麻姑山玄真道,便有更高層次的法脈源流,如同許多帝王,認祖宗為三皇五帝。

“能否讓我一觀?”李鄲道覺得還是要看看。

“有何不可,請隨貧道來。”

只見繞到後面,宗聖宮中,那個幾乎有三四丈高的老君像後面,自老君像腳下,開了一個小門,自門而入,有螺旋的階梯,一面向上,一面向下,向下乃是地宮,向上乃是藏象之處。

只見夜明珠照亮,幽幽如同月光。

老君像中一密室,一冊如玉石一般的簡書,懸浮在石台上。

簡書明顯是竹子材質,但已經玉化了,上面還可見刀刻痕跡。

玉簡靜靜懸浮在那裏,卻又散發著無窮無盡的道韻,似乎就能悟道,但仔細一體味,又陷入了虛無和廣大之中。

“戴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槫氣致柔能嬰兒乎,修除玄監能無疵乎。

愛民活國能毋以知乎,天門啟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李鄲道就見到這麽一句。

“玄德?”

營便是魂,這句話講的就是性命合一,達到先天嬰兒,心靈無欲無求的狀態。

順應天地自然的變化,而不幹預人為,這便叫做“玄德”

似乎是將修行,和治國之道結合到了一起。

李鄲道似乎有所感悟,又似乎沒有。

只有耳邊,隱約似乎有一個老者在誦念經文。

“如何?此為真跡耶?”岐暉子問道。

“確實是真跡,只是借我參悟三個月,掌門不怕我借了不還嗎?”

“哈哈哈,大可一試。”

“果然上法。”李鄲道打算在玉書上也拓印一份下來。

“好,此事我應下來了,這次佛道大會在什麽時候?”

“明年九月。”岐暉子開口道。

那不是離著武德八年嗎?離著九年就不遠了,只怕都已經齊聚長安城了吧,那不是基本上就要爆炸了吧。

這兩個事情結合到一起,那還真是兇險萬分啊。

“好。”李鄲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同時開口問向岐暉子:“如今二龍爭太子,樓觀站哪一方?”

“樓觀只斷在武德皇帝處,二世皇帝,我們不摻和。”岐暉子道。

“只怕不成。”李鄲道開口道:“此次佛道辯論,其實就是太子之辨,未來皇帝之爭,佛門支持青龍,我道門就要支持玄武。”

青龍指東,為東宮。

玄武指北,為秦王。

岐暉子道:“貧道也知道,不過勝算難分,不如守中。”

李鄲道嘆息一聲:“武德皇帝天命已削,樓觀要撒手,只怕也不成,劫後有劫,難後有難,不可輕視。”

“秦王兇殘,只怕非仁德之君。”岐暉子道:“武德皇帝每每要屠殺,吾勸之,總會停止暴行,但秦王不同。”

“秦王破夏縣之後,命士卒屠城,可憐城中無辜百姓盡遭屠戮,鮮有人生還。”

“後每破一城,便多聞有此事發生,甚至已經投降之人,也要坑殺,如秦之白起。”

李鄲道也是知道這段公案的,歷史上也有記載,不過李世民登基之後說,是武德皇帝指使他幹的。

因此多有兩面聲音。

而玄武門之變史書上也是多有美化,說是太子逼迫,李淵偏心。

然而武德七年,李世民就買通了玄武門鎮守常何,而常何為李建成心腹。

九年發動政變,卻提前兩年做出布置,若說是被逼無奈,暴起自保,這哪裏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