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二(第3/4頁)

“六:長期生活在一種高壓力的環境中,導致其心理受到影響,卻又不敢反抗,想要借此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壓力可能來自身邊的人,家庭:童年的陰影,父母無休止地爭吵,病態的掌控欲,妻子的嘮叨,丈夫的家暴。社會:同事之間的排擠,超額的工作量,上司施加的各種壓力和極限內卷。校園:同學的輕視,成績的壓力等等。”

“七:加入某種邪惡極端組織,受到洗腦蠱惑從而大面積報復社會。”

一口氣講完這些,邱少揚稍稍有些口幹。

明堂給他接了一杯水讓他緩口氣。

邱少揚接著說:“綜上所述,符合以上這些特征的人,都有可能是潛在犯罪者,我們現在面對的不是一個具象化的犯罪嫌疑人,而是一個抽象化的犯罪嫌疑人,因此我也無法從某一個切入點切入,進行行為分析或者是側寫,然後精確到這個人具體的環境具體的心理甚至具體的成長經歷。”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嫌疑人所居住的範圍,應該就是以三水社區菜市場為中心點往周圍輻射,三公裏以內這樣的一個區域。”

盛綏能夠理解邱少揚所說的以三水市場為中心擴散,但是後面具體範圍他不明白是怎麽圈定的,問道:“為什麽是三公裏呢?”

邱少揚道:“三公裏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範圍了,走路的情況下,三公裏走路對一般人來說需要三四十分鐘甚至可能更長,騎車一般需要10-15分鐘。犯罪嫌疑人有心理安全區,一般走路出行的人心理安全區在1公裏到1.5公裏之間,騎車的範圍在3-4公裏,開車的範圍在5-10公裏。對於一般家庭買菜來說,肯定是就近買菜,這附近本就是居民區,有很多小型超市或者是菜市場,一般人也不會每天買菜跑上幾公裏,大家都是圖個方便,快節奏的生活除非是休息日會起早出門買個菜,生面孔要想幹點什麽,很容易就會被人發現。只能是熟面孔幹的,熟人會讓人放下戒備,這些綜合起來,此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居住在市場附近經常在菜市場買菜,或者本身就是菜市場內部的人,這麽有時間的人一個人,居住範圍基本不會超過3公裏。”

“附近人口密度非常高,三公裏內粗略地估計一下,人口可能接近二三十萬。這個範圍已經很大,篩查完這些人口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三公裏如果查不出來,還可以擴大到五公裏,十公裏。比起一開始就從十公裏開始查速度會更快,有利於我們快速找到此人。”

盛綏:“懂了。”

明堂道:“那麽最清楚這一切的,就肯定是街道人員管理的工作人員,對於他們所管轄的範圍更清楚。伯跡洋,你立刻找這些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讓他們提供可疑人員。”

伯跡洋道:“是。”

相比較有利於工作開展是住在三水社區的人基本都是原住民,外來人口比較少,流動性人口占比不大,誰家有個什麽事情,基本情況也都一清二楚。

能做的也都做了,剩下的只能是等待進一步的調查結果。

蘭寧小丁伯跡洋他們都出去辦事,辦公室內只有明堂陸長風邱少揚以及陳顏佳在。

他們留在辦公室內,根據前方傳回的信息進行梳理分析。

等他們忙完,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八點鐘。

派出所的人連晚飯都沒有喊他們吃。

明堂道:“現在估計他們局裏的食堂已經關了,我出去買吃的。”

邱少揚道:“我已經訂了餐,很快就送過來了。”

明堂點點頭。

陸長風道:“睚眥必報還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邱少揚:“也就這點能耐了,要不然事態何至於發展到現在這樣。”

邱少揚點的外面被攔在了派出所的外面不允許入內,邱少揚自己下去取。

明堂跟著他一起。

回辦公室遇上了盧升。

盧升看他們手裏拿著外賣盒子,問道:“吃飯的時候沒人喊你們嗎?”

明堂也就隨意地笑了笑,沒接話。

盧升也有些尷尬:“這樣吧,這頓飯我報銷。”

“行,一共三百二。”

盧升:“······”

明堂道:“不用,是我們自己錯過了吃飯的時間。”

說完就和邱少揚進了辦公室。

明堂貼在邱少揚的耳邊說:“懟他幹什麽,他可能也不知道這事。”

“監管不力,他有責任。連面子功夫都不想做一下,虧了大家還是一個體系內的。”邱少揚將飯菜分給陳顏佳和陸長風,“先吃飯吧,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明堂:“這事本來大家情緒都不好,咱們破了案也就走了,就別擠兌他們了。”

邱少揚嗯了一聲,算是同意了。

晚上十點多,其他人陸陸續續地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