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六(第2/4頁)

說完,起身,面向明堂他們伸出了自己的雙手。

明堂和伯跡洋上前,給他扣上手銬。

這一幕,明堂覺得十分眼熟。

在去年,趙海也是這樣被他們帶走。

帶著陳傑希回到市局。

陸長風他們已經帶著五位死者和孟超回到市局,並且通知了他們的家屬。

陳傑希被帶入審訊室。

明堂和蘭寧負責審理。

陳傑希很平靜地坐在審訊室內,沒有一點波瀾。

明堂:“說說你的殺人動機,以及你是如何策劃綁架旅遊車上的額43名遊客。”

陳傑希平靜地說:“他們害死我的父親,所以他們該死,沒有什麽好說的。”

明堂道:“可被你們綁架的43位遊客,他們和當年的事情沒有任何的關系,你為什麽要綁架他們?”

陳傑希道:“我們也沒有傷害他們不是嗎?不過就是做一個社會實驗,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救。就像向榮,即使你救了他,他也不會感謝你們。看看網絡上那些人,他們都在說什麽,梁毅偉勇敢地站出來,卻被人說道德綁架,我父親因為救人犧牲,那些人說也沒人要求他們救人,這些人都是一樣的,都該死。”

明堂:“你父親原本因為救人而犧牲,你這樣做,他就會成為殺人犯的父親。”

“名聲有那麽重要嗎?好名聲能讓我父親活過來嗎?”陳傑希冷笑:“滿口的仁義道德,可我只想我的父親活著。他因救人而犧牲,可被他救的人並不認同他的價值。”

“還是有很多人認同的。”

“有用嗎?”陳傑希問道。

明堂自知他無法說服陳傑希,問道:“給你幫助的審判者都是誰,你們是怎麽認識的?”

說起審判者,陳傑希才有了不一樣的情緒:“在我的心目中,他們比你們更好。他們能給我從你們這裏得不到的正義。”

明堂:“你所謂的正義,就是殺戮?私自審判。”

陳傑希:“可你們警方有人能夠給我要的正義嗎?事實就是我的父親死了,而始作俑者都好好地活著,他們不用為他們的行為負任何責任。”

“社會予以他們深深地譴責。”明堂說道:“不是所有人都覺得他們毫無責任,這些人對他們的行為進行了譴責。”

陳傑希冷笑:“譴責,譴責有用嗎?不痛不癢的幾句話,你看這些人放在心上了嗎?他們懺悔了嗎?”

陳傑希說道:“法律給不了我們的正義,他們給了,對於我來說,他們就是正義,他們就是光明,你們別想從我這裏知道任何關於他們的消息。”

明堂道:“如果人人都像你們一樣,私自審判,以你們自己所謂的標準來審判別人,那這個社會遲早亂套。”

陳傑希反問:“所以就應該犧牲我們這一小部分人的正義,去成全絕大部分人的正義嗎?”

很顯然,陳傑希心中的正義標準,和社會公認的標準是不同的。

明堂:“你是如何將六人綁架去學校的?”

陳傑希:“不清楚,是審判者幫我綁的人,我去學校,他們就已經在籠子裏。”

“審判者如何與你聯系的?”明堂追問。

陳傑希:“我已經說了,關於審判者的信息,我是不會透露給你們的。”

明堂:“那你為什麽要在網絡引導輿論?”

“原本我是想讓你們看見他們互相廝殺,讓你們見識這些人醜陋的嘴臉,只是沒想到梁毅偉站了出來,破壞了我的計劃。不過,正是因為他站出來,輿論才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潮,你們也看到了現在輿論的情況。”

陳傑希靠在椅背上,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態度:“要殺要剮,你們隨意。”

隨後便不再多說一個字。

明堂只能結束這次審訊。

邱少揚:“他不會說的,問一百遍也沒有任何用處。”

明堂無奈地嘆了口氣。

陳傑希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但是他選擇了堅持,為了他所謂的正義。

知道陳傑希的作案動機,同情他失去父親,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認同陳傑希的價值觀。

19年夏天的事情,帶頭要上山的六個人確實有錯,他們也確實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他們和陳傑希的父親,以及其他人的死亡沒有直接的關系也是事實。

但當下陳傑希夥同他人,綁架43名人質,在網絡上攪弄風雲,後綁架六人,並教唆他們自相殘殺,陳傑希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一如當年的趙海,他深知自己殺人不對,卻還是走上了那條不歸路。

陳傑希也一樣,盡管知道殺人不對,依舊選擇殺了這些人。

無名死者的家屬相繼來到市局。

一大群人在重案大隊的辦公室裏哀嚎,求著重案大隊的人給他們主持公道,蘭寧他們忙著安撫死者家屬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