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四(第2/4頁)

道德不是法律,沒辦法要求每一個人都去遵守。

向榮說道:“你們可以譴責我,世人都可以譴責我,我還沒活夠,我為什麽要為了所謂大義,犧牲我自己的生命。你願意付出,你願意犧牲,那都是你的事情,但你不能用你所謂的道義來裹挾我。”

向榮的這番話,站在向榮自己的角度,沒有任何的問題。

再面臨危險的時候,他想要活下去,這是他的權利。

梁毅偉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向榮的看法,也無法要求向榮放棄前往安全區的名額。

梁毅偉回頭,問身後的眾人:“大家怎麽認為?”

眾人沒有回話。

這些人站在梁毅偉的身後,可並不代表他們就真的會聽梁毅偉的話。

道德只能起到一定的約束力,但道德無法徹底地約束一個人行為。

道德只是一種普遍的意識形態。

梁毅偉道:“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是很多,我們需要在他們規定的時間內,抉擇出來,誰去安全區。我放棄。”

“我也放棄。”梁毅偉的妻子孫蕓再一次站在了他的身邊。

“我也放棄。”這是最初幫著梁毅偉說話的女老師江月紅。

接著,一位頭發已經完全白了的男士站出來:“我也放棄,雖然我不是什麽黨員,也不是什麽老師,一輩子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但我希望自己能做有意義的事情,為別人做點貢獻。”

另一位女士也說道:“你們誰想去安全區就去吧,我也放棄,活到這麽大歲數了,早死晚死都是死,能夠把生的機會讓給別人,也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我也放棄。”說話的也是一位女士:“我兒孫滿堂,天倫之樂也都享受了,人生啊沒有遺憾了。梁大哥說得對,咱們這個年紀,大風大浪的都走過來了,將來我的孩子孫子知道他們的奶奶外婆勇敢地將生的機會留給別人,肯定會拿我當做他們的榜樣。”

“大妹子說得對,人生的最後一段旅途,還能夠為比人做點什麽事,感覺我這一輩子也沒白活。我也留在危險區。”

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放棄了前往安全區。

最後只有六位沒有放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個人選擇,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怪罪他們。

“還有三個名額,無論大家誰想過去,我們都支持,能活一個就是一個。”

依舊沒有人站出來說自己想要過去。

梁毅偉道:“那就還是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再過去三位女士。”

至此,可以過去的名額確定下來。

明堂上網看了一眼,網上此時已經亂了套。

有人說梁毅偉道德綁架。

也有人說向榮太自私。

他們這部分人的選擇,其實也就是社會絕大多數的人的選擇。

國內各種天災人禍每年都要發生很多起,面臨這種選擇的次數多不得數不過來。

但是結果基本也是和這次的選擇結果差不多。

總有人會站出來領導,承擔起責任,以自我犧牲為代價,換取別人的生還概率。

平常大家互不相識,但是改要團結的時候,總是可以團結起來。

梁毅偉勸向榮的本意也不是真的希望他可以將名額讓給別人,只是希望他放下刀,別幹出沖動的事情。

明堂問身邊的特警指揮:“營救計劃做出來了嗎?”

特警指揮說道:“裏面有信號幹擾,我們需要確認裏面有多少綁匪,綁匪手裏面有沒有槍,屋內有沒有其他可能危害到人質安全的,而後還要根據前往人員帶回來的情報進行計劃,這件事情急不來,做錯一步,都有可能危害到人質的安全。”

明堂他們也就只能等待。

網絡安全部門的同事在網絡上積極的追蹤著發布視頻人的IP地址。

邱少揚安慰道:“相信特警,他們可以的。”

明堂:“現在網絡上的輿論都已經炸了,我就怕他們真的出點什麽事。”

邱少揚道:“會沒事的,你也不要太著急。”

由於樓內有幹擾,無人機無法靠近,就只能依靠進了樓的特警打探消息。

微型攝像頭等東西靠近房子五十米,都沒用了。

從聲音來判斷,人是在一樓的位置,從三樓,只能看到人影在晃動,無法確定下面綁匪有多少。

網絡上面的視頻也沒有露出綁匪的身影,對此起不到任何的幫助。

樓頂也沒有任何可以輔助從外墻下降的地方,只能從內部攻入。

樓梯也很窄,沒有撞護欄,十分危險。

從三樓下到二樓,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動靜大了就被樓下聽到。

三樓沒有人,留在上面傳遞消息的特警下到三樓,又在三樓的窗戶口放了一次煙霧棒。

下到二樓的特警,正在努力地想要摸清一樓的情況。

沒有微型攝像頭,從樓梯的縫隙,屋內的布局結合樓下說話的聲音也無法判斷究竟有多少人綁匪在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