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第2/4頁)

邱少揚朝於然點了個頭:“按照你的分析,7.13案和15年前的風扇掛屍案以及30年前的屠宰場掛屍案均屬於同一兇手的傑作,這一點我不認同。”

“你的意思是,這幾起案件並非是同一個人做的?”於然對於邱少揚的結論微微有些驚訝。

邱少揚點頭:“再坐的所有人裏,只有陳局,我,還有程警官看過15年前的風扇掛屍案的現場。我當時堅持風扇掛屍案的背後還有人在操控案件的原因在於兇手本身並不具備精心謀劃一起謀殺的能力,他只是被兇手選中的執行人。無論是30年前的案子還是15年前的案子,他們的共同點並不在於掛屍,而是在於他們向外傳遞的情緒。屠宰場的案子裏,兇手將被害者分屍後懸掛標上重量,對應的是屠夫殺豬後將豬肉標上重量。對兇手來說,他殺的那些人和屠夫殺的豬沒有區別,兇手將殺人分屍的這個過程是在泄憤。而風扇掛屍案的現場可以用慘絕人寰來形容,被害人的雙手雙腳被砍斷,鮮血灑滿整個房間,比起屠宰場,掛屍案可以說是一場虐殺,對於執行人來說這確實是在泄憤,而對於在背後操控一切的人來說,這是一場盛宴。”

邱少揚頓了一下說道:“盛宴這個詞我可能用的不夠恰當,但對於背後的兇手來說,他從這個案件中體會到的是快感,他從一個執行人的角色轉換成了幕後的導演,在後面欣賞著所發生的一切。從作案手法上來看,風扇掛屍案並沒有屠宰場掛屍案殘忍,從其他角度來說他的作案手法在升級,兇手已經不滿足於自己殺人的快感,他生理快感從轉為精神快感。不論是哪一起案件,都有泄憤這個情緒在。”

“再來看7.13案,首先現場過於整潔,其次被害人本身並沒有受到非常嚴重的折磨。從現場情況來看,兇手的目的很明確,不在於泄憤,而在於就是想要他們都死。無論是30年前還是15年前,被害人都是在受盡折磨後才死亡,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7.13案顯然不是。他這樣做,完全是畫蛇添足。”

陳局理解了邱少揚的意思,“那你的看法是?”

“7.13案破案的關鍵在於蘇州碼子上面,在風扇掛屍案裏並沒有出現這個標志,蘇州碼子是屠宰場案件的標志,警方並沒有對外紕漏案件的詳情,但是不代表就沒有人知道,在警方到達之前,現場就已經遭遇到了嚴重的破壞,有很多人膽子大的人都進入過案發現場。蘇州碼子和放血這兩點和本案的其實在7.13案中並沒有實際的意義,是兇手在向屠宰場掛屍案的兇手致敬。”

“模仿殺人和兇手致敬完全是兩種概念。前者重點在於模仿殺人手法,而後者的重點在於以基於某種行為致敬。”

邱少揚頓了頓,給大家留下時間消化,過了半分鐘才繼續說:“我認為本案的兇手為一名男性,身高在170-180之間,體型中等,年齡在35歲-50歲之間,且在30年前曾出現在屠宰場案發現場附近。此人受教育水平良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被害人之間應該是積怨已久,建議你們排查一下被害人身邊的人。”

陸長風貼近了明堂,小聲嘀咕道:“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明堂不置可否。

邱少揚坐下後,便不再發言了。

於然站在那裏就有些尷尬。

還是陳局讓他坐下他才坐下。他沒有覺得於然水平不行,只是於然並不了解當年的舊案罷了。而且邱少揚,確實就像是一個行走的外掛。看待問題的角度一直比較刁鉆。

會議結束以後,刑偵一隊的人先撤了。

明堂帶著重案大隊的人回他的地盤去整理剛剛接手的資料,準備晚點再去一次現場。

邱少揚被陳局請到辦公室裏喝茶去了。

陳局的辦公桌對面的墻上掛了很多照片,是他曾今在重案大隊的時候留存的獲獎照片。這些照片裏有邱晟麟的身影,邱少揚看了不免心裏發酸,他的小叔已經離開他太久了。

陳局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目光也變得傷感了起來,“十一年了。”

邱晟麟去世至今,已經11年了。

他說:“今天我看到你坐在曾經你叔坐的位置上,有那麽一瞬間的恍惚,以為是他回來了。”

邱少揚趁著眼酸之前移開了視線,對於陳局的說法,他淺淺的笑了,眼中卻掛著晶瑩剔透的淚水。

“坐,別光站著了。”陳局招呼著,準備給邱少揚泡杯茶。

邱少揚連忙道:“茶就不用了,我不愛喝。”

“那我給你沖一杯咖啡?只有速溶的。”

“也不用。”邱少揚說,“我覺得等會兒重案大隊的人會重返現場二次勘查,我也想跟著一起去,在你這裏待不了多久。”

陳局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一杯白開水總是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