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REC 03(第3/3頁)

戚喬雖自認不能算懂畫,但耳濡目染之下,也有所入門。

她爸擅長油畫,當年就讀於中央美院,先後師從國內三位著名油畫大師,功力匪淺,甚至曾經拿到過文聯成立的徐悲鴻藝術獎,是國內畫院最高學術獎項。

只是搞這行的,骨子裏多多少存了些文人風骨。

而她爸尤其。

即使囊中再羞澀,也不會賤賣任何一幅。

何況,她爸還有個毛病——拒絕賣給不懂畫的人。

藝術本就是銷金窟,家中資產也因高額的顏料畫布等等材料的花費而逐年遞減。

戚喬記得,小時候有個人看中一幅,特意來家中誠心求畫,當場出價十萬塊,只為一幅尚未完成春景圖。

可惜對方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煤老板,她爸在詢問了兩個問題後,便知對方胸無點墨,將畫給這種人純屬糟蹋,最後毅然拒絕。

戚喬小時候不懂,覺得爸爸就是課文裏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戚淵明,漸漸長大了,才明白怪不得當初媽媽要和爸爸吵架。

依她們家的資產狀況,拒絕土豪的十萬塊簡直不知好歹。

這件舊事在喜悅中湧上心頭,她還沒有回神,後方傳來道聲音:

“你到底問你大爺沒有?十萬還是二十萬,勞駕他老人家開個價,再高也不是不行。”

戚喬:“……”

謝大少爺講著電話從走廊另一頭走來,難為他還得用傷了的胳膊夾著軍訓服。

原來中午聽到的“你大爺的”不是罵人,是真有位大爺。

戚喬側耳,又聽他道:

“我知道是你大爺的寶貝,這不是請他出個價割愛嗎?”

“什麽破爛,賀舟,你懂不懂啊,1919年德國產的蔡司依柯35毫米膠片攝影機,人家那叫古董,明白?”

“少廢話,要麽幫我傳話,要麽周末帶我去見見咱大爺,我親自談。”

20世紀初第一代使用35毫米膠片的電影攝影機。

戚喬看謝大少爺的眼神變成了瞻仰。

她理解了。

拜托,那可是第一代35毫米的膠片攝影機誒。

她要是有錢,她也要買。

謝淩雲掛了電話,長腿不停,幾步到樓梯前。

戚喬站在一邊,未來雖是同班同學,但目前除了你一句“挺乖的”、我一句“有錢”的第一印象評判,還算不上有什麽交集。

她本想等他離開,卻不想面前的人腳步停在原地。

“聽到了?”

“嗯?”

已經快要九點鐘,月光清淩淩地散落在地,樓梯間的白熾燈泡昏黃暗淡,戚喬仰頭,眸光的終點落在面前人籠在光影中的臉上。

“聽到了。”戚喬小聲。

謝淩雲將手機揣進兜,換了只手拎那袋或許無用的軍訓服,側眸,語調戲謔:“第一印象又加深了?”

戚喬:“……”

作者有話說:

剛開始:素質不高,脾氣不好,長得倒是挺好。

後來:長得真的很好。

Q:請問可以拋開長相,談談其他令你心動的點嗎?

戚喬:我拋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