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初夏宣戰之時(第4/6頁)

宋兆想起大哥的手段,他吞咽下口水道:“俊師,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故事重提難免有為人聳聽之嫌。”

“是不是只有上君和各位皇子們才知道,甚至是國主他。”郭俊師話到此處,他便請示接下來的策略。

第一條便是拋棄輿國與燕同盟先安內強國留待以後保有衛國如今的地位,第二條是與輿國共同抗燕,輿國勝,衛國仍舊保留如今的地位,並且與輿綁的更緊,甚至同生共死,第三條則是最不可能實現的一條,衛國獨立成立海權霸國趁燕國沒有發展海權迅速壟斷海權,這樣衛國能有喘息余地才能逆轉劣勢,最後讓衛國代替燕國或者輿國,成為真正的□□上國。

郭俊師問宋兆選哪一條?

宋兆卻選擇一個人靜靜,等選出答案再告訴郭俊師,所以他讓郭俊師回去,等郭俊師一走,他一屁股坐在禦座上,內心是久久無法平靜。甚至他想起大哥宋無命時,他已然是汗如雨淋。

他便喃喃自語道:“我不信大哥還活著,我明明就看見他被父親砍了頭,怎麽可能還活著...,除非他遇到神仙搭救,否則他是不可能活著的。”

很快,衛國幾次輾轉的試探,衛國終於下定決心要和燕國來往經濟貿易,並且衛國還很狡猾地將經濟與軍事分開行事來說服燕國使者。

燕國使者將此事上報給容錚,容錚也覺得衛國還真是有不少人才支撐著,看起來如果沒有饑荒和瘟疫,也許衛國才是難收服的地方。

她就答應了只和衛國有經濟來往,並且她還另外簽訂了一個盟約,那就是將在衛地租借一個島給燕國過海商人居住。

衛國答應了幫忙護衛燕國過海的商人。

之後,燕國資助的土豆和紡紗布還有半價賣出的雪鹽和冰糖,大部分是農作物,甚至容錚還很大方地允許衛國模仿燕地商業模式振興自己的市場經濟。

衛國也陸陸續續派來了遣燕使過來學習,紡紗車的構造,這一留起碼三個月以上,同時衛國的鐵也源源不斷地送到大燕,大燕的鐵器又開始充盈起來。

而衛國這中貿易行為卻在輿國看來形同於背叛,哪怕衛國已經特地向拓跋慶說明,他們只是和燕做生意沒有軍事來往。

拓跋慶也十分忌憚衛國這中左右逢源的不忠之心,隨即,拓跋慶采取了一個月斷交式,將輿國和衛國邊境的兵力撤後三百裏,很快,衛國的陸地就出現了大量的少民和當地胡人的械鬥,當夜就死了五千人,而且少民也學燕國特區外渠那樣自立門戶,這讓衛國上君急忙向國主匯報。

輿國國主不管事,他要求上君安撫輿國,暫時不要和燕國來往,等輿國氣消了再來往。

可宋兆卻覺得貿易才剛剛開始,國內的民生得到緩解已經是極大的改善了,雖說邊境出問題了,但還能維持現狀一段時間,所以暫時先安撫國內的胡人。

輿國國主卻膽小怕事,他還是采取上一任國主的老政策,先取得輿國諒解再做生意,反正最後輿國會看在他們聽話的份上,對他們睜只眼閉只眼,再者說也可以把衛國賺到的錢上貢輿國,平息輿國的怒氣。

這讓宋兆十分憤怒父親這中主動認慫沒有骨氣的態度,他壓根就不管衛國有沒有能力反擊,總之只要不會讓他提前退位還能安享晚年,他就不會管胡人的死活。

可宋兆也無法選擇,父親畢竟掌握了衛國大軍,只要他說不打,他也沒有權力指揮衛國大軍。

於是衛國國主此番行動,卻將好不容易有了中興趨勢的衛國,又打回了原來的樣子,雖說比原來好一點,燕國之前資助的幾十萬斤土豆能緩解一陣子,接下來只要在衛國土地中土豆就行了。

那遣燕使回來也知道怎麽中土豆,然而,遣燕使回來後,得知國主消極的政策,同時也打擊了他們為國為民的決心,最後遣燕使們紛紛在得到衛國上君宋兆允許繼續在燕國學習,等國主松口他們就能繼續學習燕國如何振興經濟了。

結果等到初夏那天時,燕帝親封衛國遣燕使為衛國大臣,並且命令楊家軍,甚至北島水師對輿國和衛國靠近燕國地區進行地毯式的封鎖。

這下子,宋兆心知已經事情的糟糕,他立即派人去找郭俊師,卻發現郭俊師不知何時已經悄然離去,正如他悄然出現幫他一樣,這次也是離開的非常突然。

宋兆頓時心灰意冷起來,偏偏這個時候他的父親還在大肆向輿國問好,甚至連他的妹妹宋婉清都送去暴君國主拓跋慶的後宮去了。

宋兆再也忍無可忍,他提起劍就要出家門,結果,輿國國主的親衛隊直接下了他的劍,並且將他暗地押往去了別的地方。

而與此同時新的輿國上君,宋洺繼君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