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振興燕國民生【七】(第4/6頁)

隨後婦婦倆開始分工合作,容錚在前廷與百官商量對策,千秋燕則以國母的身份安撫宗婦們,甚至她還建議宗婦們能夠多多引起民間的注意,推動民間輿論,只有這樣江淮的皇族親戚,還有履行更多的有關國家大事方面的責任。

宗婦們雖然讀過書,但多數是待在後院沒有怎麽出遠門的,見過世面,自然沒有幾個有獨立見解的女人在。

於是,也不知道是哪位官員在暗中替他夫人建議搭設粥棚,均田低租,回饋百姓的主意,結果被一眾宗婦給跟風了一波。

宗婦們這麽開頭,很快京城的貴族女子圈內紛紛效仿,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上層刮起的一陣扶民風刮到底層就變成了公益風波。

本來這些自作聰明的宗婦還有一些下層跟風的官員們,以為這樣就能討好陛下,或許就能在百姓門前挽回輿論讓陛下看在民意情況下,解救江淮的皇親。

底下的官員就開始肆意奉承,暗爭加官進職。

然而很快,皇宮就傳來一個消息,那就是陛下婦妻吵架了!一向如漆似膠情深義重的天家婦婦居然吵架了。

而吵架的原因居然是因為陛下不滿皇後娘娘徇私皇親國戚讓宗婦們拋頭露臉,施舍百姓,而是要教化百姓。

皇後當晚就搬回自己的後宮去了。

天家婦婦這麽一吵架,陛下在朝堂的脾氣就十分大了,她不僅揪出了那個偷偷出餿主意的官員,訓斥了對方一頓,還命令他管好自己的夫人。

然後又在宗婦們的丈夫面前,指責他們教妻無方。

皇親國戚們臉上頓時無光,但他們很清楚這事完全不怪他們夫人,這都是因為他們自己將夫人推出去去撈自己的前程。

結果沒想到皇後娘娘是好心好意,可陛下卻忌諱莫深了。

同時也讓這幫人開始熄滅了通過夫人在皇後面前嚼舌根,以此撈取機會。

而百姓們聽說自己現在得到的低價田地,還有粥棚,都被陛下指責他們不勞而獲,這讓百姓們紛紛放下飯碗,開始迷迷瞪瞪起來。

只有乞丐捧著碗說不吃白不吃。

然後讀過書的人就開始各自解說陛下的行舉:“倉廩實而知禮節,陛下也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我倒不這麽認為,應該是陛下發現官宦人家救濟百姓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所以她才如此生氣。”

“有幾分道理,但在下更傾向陛下在指著那些官宦人家利用百姓輿論,然後逼迫陛下派兵去攻打江林的叛軍。”

“可別忘記了,那些叛軍通通沒有武器,只有幾把鋤頭,而且他們都是窮苦百姓出身的。”

“我看那些大人們拍馬屁拍到驢蹄子去了,難怪陛下會生氣,她本就愛民如子,今天居然有人叫陛下去用子民打自己的子民,簡直是貽笑大方。”

百姓們原本還不懂陛下那麽生氣,現在聽讀書人那麽一說,又想到自己也是老百姓。

他們頓時氣憤起來,將手裏的碗擱下,還有發放的糧食送回,糧田也不要了。

所有的百姓開始自發地舉行拒絕民打民的輿論。哪怕有人說江林那幫人已經造反了就可以殺了,也抵不過這股主流輿論。

民間的輿論很快以另一種方式傳到朝廷當中,容錚就借機將那批施粥的官員給查了一波,尤其是讓巡察衛王天澤去查,王天澤很快遞給了她一個賬本,裏面寫有官員在燕國的待遇規格,而又有多少官員超過了規格。

於是,她毫不猶豫地讓王天澤去將這一批人都抓到巡察衛的地牢裏去,她要讓這些投機獻媚的官員嘗嘗苦頭。

同時容錚也通知了王首去徹查與宗婦有來往的官員,凡是送禮幫過忙的,一律抓起來審問,哪怕無罪以後升遷基本也無望了。

王首得到命令後,他立即就去抓人了。不得不說刑部還是兵貴神速的,雖說王首曾經想埋伏東宮,還失敗了,但王首辦案速度還是不錯的。

這些名單的官員總共有三十六人,最後被容錚新頒發的一個罪名給下了烏紗帽。

這個罪名就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競職,並且才不配位,屍位素餐。

而這三十六日還被做成了反面教材,被訂在國子監的教科書上了。這裏面就包括,五品某官員給上司兒子洗腳,送婢女獲得升職,還有六品的去上司家劈柴澆水,幫上司洗腳。甚至是有個更誇張的,四品大員為了前途居然認一品大員的看門狗叫幹爹。

這些全部以畫像人名籍貫,都列入了教科書內,不日馬上就要傳達到各地的私塾,成為全國的笑柄和反面教材。

容錚的態度也深深讓所有人認識到了,她選官的標準和喜好,於是有人就偷偷試著舉報了一個官員昨晚給一個上官買了一雙官靴,還是匿名舉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