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振興燕國民生【五】(第4/6頁)

此話一出,袁漢在心裏頓時哀怨起來,陛下這也太賊了吧!她這是把眾矢之的的目光都吸引到自己身上。

隨即袁漢剛轉身,以葛秋為首的人頓時將袁漢包圍住了。

袁漢被嚇得抱著雙手大喊:“別擠我,別擠我,我拿,我拿還不成!但是你們必須按照我的辦法來!”

“否則出事了你們自己擔著。”

話音落下葛秋他們就笑眯眯地退後了幾句,一個個高興的跟老狐狸一樣,直叫袁漢心裏苦,看來這陣子他都要面對這幫爾虞我詐的人。

袁漢再看向龍椅上的容錚,他暗地嘆氣起來:“陛下這分明是借著我過橋啊!”

之後袁漢把容錚的命令通過自己的話轉達給各位大人們,告訴他們鹽的生產和辦法,但他們與其自己生產不如加入國鹽所,這樣每年稅收還能分攤到各部去。

等葛秋沈立林劉進聽到他的話時,他們頓時想暴打袁漢一頓,搞了半天,原來出這個主意的人不是袁漢,是陛下。

而且陛下分明是通過袁漢的嘴巴告訴他們,要麽加入國鹽所一起打壓鹽價和分鹽稅,要麽就等著她將舊制鏟除,想跟著舊制走的人盡管湊過來,被她一起給鏟掉。

同時他們也注意到,如果按照袁漢的辦法提取鹽,不出一年,這鹽以後就土一樣遍地都是,遍地不值錢,但薄利多銷到底是一筆不菲的鹽稅。

隨即這些人只敢惡狠狠地瞪了袁漢幾眼,他們轉頭卻很快向容錚投誠了:“臣等附議,臣等認為百姓們確實需要國鹽所壓制鹽價,莫使百姓再吃鹽價之苦。”

“另外臣等希望陛下能夠將鹽根進行詳細的保密,以免使得敵國盜竊了去。”

“鹽的改良乃是百年利好之大計,乃是大燕又一新創生,我們一定要保護好。”

這些人按照傳統的思維去壟斷鹽的改良確實是無可厚非,但容錚卻不打算這麽做,她已經另有打算了,那就是用鹽的改良辦法去交換衛國的煉鐵技術,起碼她需要這個時代基礎的煉鐵技術,之後對鐵的改進才有更好的辦法。

只不過,她眼下已經聽說衛國那邊已經生產稀少的半鋼半鐵存,隨時還沒有完全接觸到技術,但半鋼的出現也足以影響半個世紀了。

因為這個古代實在太落後了,落後到,她每注入一樣東西都能引起軒然大波。然後她又再一次被百官和百姓們封神一樣的存在。

由於太過於被神化,以至於隨時可能不被當尋常人看,這才是讓她非常無語的地方。

容錚只是沒有正面回答他們,而是道:“保密工作暫且不必,朕也不怕他們偷,就怕他們使用錯了出事了,反而來指責我們。”

畢竟沼氣池的運用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輿國和衛國真要偷,恐怕要偷的是人才對,那些人才才是我們該保護的。”

此話一出,原本已經隨著陛下生存天拿命的工部上下全員,和袁漢尚書,逐漸開始成為了百官們要明著暗著保護的存在。

袁漢面對著這麽多雙眼睛,他頓時站立不安,感覺自己的身後有無數雙眼睛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

這次鹽稅的改革之所以被百官們重視,原因就是因為鹽稅曾經是歷朝歷代從未怠慢過的地方,在他們看來鹽稅幾乎和國運掛鉤,沒鹽了這仗打不打的起來都是要兩敗俱傷的。

這是所有人最恐懼的事情。不僅僅是對大燕,甚至是九州園的所有王朝的症結。

掌控了鹽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掌控了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於是,百官們出奇的團結一致,他們非但沒有反對國鹽所的建立,反而還極力擁護國鹽所的建立,同時還對袁漢進行了深入的保護。

這不等下朝後,袁漢已經被葛秋他們拉著選住址了,要麽去他家,要麽去巡察衛所住下,或者新禦林軍那裏,兵部密室,等等地方。

嚇得袁漢還以為他們要囚禁自己。

與此同時市面上的鹽開始不斷地跌,精鹽開始不斷地誕生,那些抄家所得的鹽山都能已經淹沒了整個鹽市場。

現在這批鹽已經足夠緩沖市場了,等過後,袁漢那邊量產的雪鹽一出,那才是真正暴利的地方。

因為這些雪鹽可以高價賣給其他國家,賺取天價利潤。

這會兒民間的百姓們,他們每家每戶走訪竄親,訪鄰居,上門的人進門後都會先問一句:“你家存鹽了嗎?”

“多少錢?是不是市面上那批鹽?”

“存到幾年了?”

每個百姓的臉上都會笑開朵花回答:“夠吃半輩子了。”

現在因為黑心商囤積的鹽太多了,再加上官府特地倒出來的鹽,已經將最近一年的市場都給飽和的差不多了。

鹽價也跟著降下來了。

各地官府還有很多跟不上現在大燕改革的節奏,不少地方官員覺得以後朝廷要少收多少稅啊?不知道還能不能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