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振興燕國民生【三】(第4/6頁)

其他七十九人也紛紛地跪下來道:“求孟將軍收留我們!!”

“求孟將軍收留我們!!”

八十個戰俘都非常緊張,怕孟如軍將他們趕回輿國,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已經在輿國了無牽掛的人了,所以回不回輿國都是一樣的。

而且他們本來就是窮苦人家出身,之所以當兵也是為了混口飯吃,將軍們還對他們不好,更將他們當牲口一樣使喚,最差的情況是他們的口糧都會被上將們偷換成豬飼料,壓根不將他們當人看。打仗的時候只知道拿他們填命,自己爭功。他們的命就不是命一樣!

更別說優待他們了,而現在他們受過燕國女帝縣的優待還有幸學會寫字,他們再傻都知道哪個地方有前途,哪個地方才是把他們當有尊嚴的人看的。

與其回去再過那種狗都不如的生活,他們倒不如直接投靠燕國。反正燕國輿國三百年前還是一個國度出來的,大部分還是同文同宗的可以說曾經是一家子了。

孟如軍在聽說他們的拼死回來的原因,他自己也是窮苦人家出身,隨即他答應了這些的人請求,只不過,他還得請示陛下。

畢竟他私自留下敗軍戰俘實在是太危險了?

而孟如軍也很快收到消息,容錚表示不可宣揚,輿國就不敢聲張。

於是這八十號人留下來了,只不過他們還不如加入燕軍只能為鎮口城的修路工,要接受一年的免費勞改才能加入燕軍。

這些戰俘頓時感恩戴德,對他們來說勞改就跟種田一樣,幹完活就有飯吃,也不用擔心被將軍隨意打罵的事情,還不用晚上餓肚子被偷襲。

與此同時,那些輿國戰俘當中又一幫是輿國少民出身的,這些少民戰俘在被自己的上官允許回家探親一次,然後必須返營不能逃跑,否則直接抓他們的家人。

可等這一批戰俘回到家裏,發現他們家空了,聽附近的鄰居說,他們家人逃到燕國去了,現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這幫戰俘們原本熄了的心又跳動起來,他們謊稱回營,實際上在確定家裏人都搬走了,他們紛紛也逃到少渠去了。而且還換了少民的衣服。

這些戰俘們再一次見識到大燕一個邊境,都產生如此大的變化,而且燕渠省會還運來了五萬斤新農作物,聽說叫土豆。

現在少民的大家族們紛紛都在搶購這些稀罕物。

還有人聽說只要烤一烤,蒸一下,放點鹽或者糖,就可以當飯吃了。而且成年男子吃二個就飽的要命,女兒家很多人胃口小點的更別說吃完一個了。

當然還是少民的大家族會跟進潮流,他們聽說京城的老爺們都是用來當菜吃的。

這土豆既可以當飯也可以當菜吃,當晚不少人試了,還真的愛上了這個土豆,不過少民們大多數是愛用少民食譜進行煮的土豆。

那就是土豆燉野味,燉菌類,甚至是臘肉幹。

這五萬斤土豆一天之內被銷售光了。

戰俘們紛紛吞了口水,然後他們通過少民同胞找到了自己家裏人,他們發現自己家裏人渾水摸魚居然已經被少渠登記為燕民了。

以後他們就是燕人少民了。

而他們的家人只要幫他們證明身份,很快他們就是燕人少民的身份。這件驚天喜事讓這批戰俘們十分慶幸他們沒有一頭熱留在輿國。

只不過很對不起其他輿國的同僚,他們先過上好日子了。

同時放這批戰俘回去的小官發現人沒了,他們去村裏搜人一個都沒搜到,還在事後發現這批人投靠少渠了。

這小官頓時大罵少民就是個狗腿子!有輿人不當去當燕豬!還是當著輿國少民面前罵的。

少民紛紛憤怒起來,對他露出敵視的眼神。

很快一個月又過去了,燕國現在並沒有上個月那樣到處有發展的驚喜,相反還趨於平靜了。

只不過還是發生了澇荒,這次災荒居然在南方的一個省府內,聽說是下的雨太多了,又遭逢台風,使得不少農作物被水泡發了再也種不了。所以農民只能用口糧代替播種,但沒了口糧他們自然就開始鬧澇荒了。

還有一半的饑荒。

只不過沒出三天,一批土豆運過去讓南方省府這些丘陵地帶的百姓們充饑,並且還帶了不少的都不少曬幹的土豆磨成了粉,然後一道美味的土豆粉在這些地方開始發酵起來了,順帶解決了不少人的饑餓。

起碼有口飯吃的受災的人能活下來,雖然食物暫時有些單調,但總比餓死來的強。

而省府受災的百姓總共有二十萬人,這又是一次大救濟,好在燕國上下現在還有一點糧食存儲。各地的商人也為了當地能有個所謂的商會可以漲漲身份,他們就紛紛向官府開始投名狀。

當地官府自然樂得這幫有錢人為國為民,於是官府就答應這幫人上報戶部尚書大人可否在此處立一個商會?商人們聽說此事,他們都開始紛紛捐錢捐糧,這些有資源的人一出手,二十萬人的生計,起碼半年算是不用憂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