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太子遇突襲戰事(第5/6頁)

趙瀘目測了這股先頭部隊總共有八千人,他們五千人暫時還能抵擋住,只不過,趙瀘非常疑惑這輿國軍隊是怎麽進來的?

而輿國軍隊對著鎮口城也是圍而不打,倒是先切斷了鎮口城的通信路,各個出城的道路,然後還有持續往與河間府還有淮南富庶交趾處湧去的趨勢。

交趾處恰好是關地大平原,一旦輿國踏進平原之地就相當於深入了大燕中間心腹之地,如果他們再順利從交趾處北下五千裏不出意外會直接攻打到京城裏來。

原本輿國軍隊要到關地大平原就必須要先通過楊家軍鎮守的邊關,才能進入關地大平原,過不了楊忠義這一關想入侵大燕簡直是在做夢。

可現在輿國軍隊卻詭異地繞開了楊忠義的軍隊。

這對常規軍事家來說十分的荒唐,也十分的可怖,因為他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趙瀘顧不得再去尋找輿國軍隊進來的原因,他立即讓所有人停工,所有人往鎮口城南部撤退,而軍隊則是在被北邊牽制輿國的先頭部隊。

輿國的先投部隊非常猛,他們一口氣先攻占了十三鎮,還有八個城,直接掠奪了這些稍微富庶的地方作為後備資源存儲之地。

然後輿國軍隊又卡在西北山區易守難攻之地作為了駐紮地,而鎮口城新修的通道反而成為了他們掠奪十三鎮和八城的通道。

這種先打掠奪物資然後運輸在臨時根據地的方式,明顯是想選擇駐紮在西北山區,構成一股威脅大燕西北的輿國勢力。

而西北曾經是大燕太、祖、逃避前朝追殺的駐紮地,現在卻成為敵人駐紮在此處,迫害著大燕一個北邊八個省府後方的隱患。

趙瀘第一次察覺到太子派他到鎮口城真正的用意,如果他和沈元秋的部隊不在鎮口城駐紮著,估計鎮口城會一晚上就被攻破,然後鎮口城又是西北山區唯一的平地,如果輿國當時攻占了鎮口城的話,輿國敵軍主將宋闖就不用費時費力攻占十三鎮和八城來擴大進軍路線,增加風險,讓自己的軍隊更加耗費軍力來鎮守這些地方的資源。

而眼下這個重要平地卻被他們自己人守著,雖說現在鎮口城被人保衛著,但他們還有南邊的路可以跑,可以有迂回之地。

趙瀘和沈元秋的五千士兵也可以抵擋一陣子,拖延時間讓朝廷來支援他們。所以趙瀘冷靜下來後,他反而覺得眼下的局勢雖然暫時不利他們,但隨著時間越久,他們的優勢反而越發突顯出來。

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那邊有何打算?

而現在朝廷中早就亂了套了,誰也沒想到大家和平安生了二十年,又發生了這種敵國入侵的戰事。

朝廷如今都是一些文官在把持武將調任,他們不擅長兵事城防,而武將又是一批早就被慕晉深換下來的年輕人,要麽不會打仗要麽就是只打過山賊。

整個大燕會打仗的軍隊就只有楊忠義和江王,還有容王舊部。至於慕晉深所扶持的藩王軍隊,他們一個個在東部離的太遠了,所以遠水救不了近火。暫時用不上他們。

於是,朝廷的百官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葛秋也被困在鎮口城,他堂堂兵部尚書在戰時的意見是很重要的,可惜葛秋被太子殿下派出去了。

大家對太子派走葛秋一舉也頗有怨言,認為太子在建設方面也許十分優秀,可戰時,一個輿國軍隊還是直接打得她措手不及。

當下以楊威趙飛虎等武將極力建議盡快出兵鎮壓輿國軍隊,以免鎮口城部隊被輿國吞並了,更何況鎮口城是西北山區腹地,如果被輿國軍隊掌控了,就真的是將這個西北山區交給了輿國軍隊,到時候西北山區本就靠近輿國的邊境,輿國再大量派兵繞過楊忠義的軍隊,從西北後方攻入大燕,那才是最致命之處。

這樣輿國不僅避開了楊忠義的戰線,還會因為楊忠義為了抵禦他們拉開戰線繞到西北,而導致北邊境兵力薄弱,到時候輿國軍隊再向北邊境入侵,那就相當於直接插入了八個省府的要害之地。

現在只是一個西北,到時候說不定會損失八個省地。

輿國這麽做直接引起所有人的恐慌,因為楊忠義的軍隊不能動,現在能用的趙瀘被困,只剩下朝廷這些平常重文弱武的人除了指手畫腳還能做什麽?

甚至還有一個大臣驚慌之中向容錚提出暫時求和安撫輿國突襲軍隊,再找出輿國從哪裏進入西北的通道,因為這才是真正的危害之地!

容錚面對這些以找出西北危害通道為由的求和派,她毫不猶豫地對著他們搖了搖頭,失望至極。

千秋拓見求和的官員中有一位是自己的同僚,他當下怒斥道:“這不是還沒打入京城,你們何至於如此驚慌!還是說,你們被二十年前嚇破的膽子還沒有撿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