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各懷鬼胎(第2/4頁)

千秋燕見她有一心撲在她們之間的婚事上,她便開口勸導她:“若是時機正好,我何嘗不願意現在就嫁給你。”

此話一出不容她做出反應。

容錚忽然低頭,她的唇啄了千秋燕的額間一下,然後她唇角浮出一抹微笑道:“這可是你說的。”

隨即她大笑一聲,然後去上早朝了。

千秋燕擡手捂著自己的額頭,不知為何,她總感覺自己又上了她的當。

早朝的時候,百官們看著紅光滿面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太子殿下,大家都心想她昨日倒是跟千秋家的小姐過的滋潤,難為他們天天膽戰心驚就怕江王和太後又在當下的局勢鬧出點事情來。

尤其是千秋拓,他露出了一個他是過來人他都懂的眼神,尤其是年輕人小勝新婚,以後又是結發夫妻,眼下為了阻擋太後將自己家的人送到太子的後宮,將燕兒提前送進皇宮,他也是無奈之舉。日後太子也不會再辜負燕兒。

只是這一妻多妾。哎,千秋拓心裏還是有點小小的不滿,但也沒有辦法,太子實在是太優秀了,肯定有很多女人盯著她為她誕下麟兒。

眼下,他只希望第一個麟兒是出自他們千秋家。

眾人施禮後,百官們各司其職,將自己管轄範圍發生的事通通上報給太子,也有人故意想太子忙的暈頭轉向,所以他們連小事都撈在裏面讓太子操勞。

以此來消耗太子的精神。

可不知道怎麽的,很多人別有居心的人,每次都會在第二天受到的批閱,甚至太子還會寫一個方法教他們如何在地方擴大效率施政。

還有教他們如今簡潔點,重點地寫奏折,尤其是字不需要太精美,工整就行,然後還指點他們如何讓人分擔次任務,自己又負責什麽主任務。

再進行考勤。大燕朝的官員制度其實分的很清楚,只是地方政權可能是怕太松散導致管理力度不夠,所以才會綁在一塊,就一個縣官聯合當地大族完全可以成為當地的土皇帝,這讓容錚覺得太不合理了。

哪怕是五年調派一次,官員在變也會和當地大族同流合汙,甚至地頭蛇安排人進衙門,壟斷衙門。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她決定越是小的地方越要折騰考核,提高門檻,讓那些混官身的紈絝子弟無處躲藏,要是沒點實力就不能進來。

有實力進來那算是對方的本事,她認為也沒問題。

而有的官員開始質疑這套辦法,後來,試驗後,他們覺得真香,現在也不用什麽都堆給師爺搞定,他只需要負責最核心的部分,既參與了公務又可以完全占據底下人的功勞讓自己升官,何樂而不為呢?

他們只需要動嘴皮子管理就行了。

不得不說這套辦法讓不少底層官員嘗到了甜頭,尤其是太子在得知有人用了她的辦法辦了實事,那人還能收到太子的表揚信。

雖然太子不像陛下那樣嘉獎給錢,可她確確實實是看到他們在背後的努力,甚至她也默認他們分攤出去的做法,尤其是只要朝廷吩咐下去的事情都辦好了即可。

而送禮方面,太子也沒有多加苛責,她相反還鼓勵官員多辦實事,只要不違法,一切暫時是允許操作的範圍內。

就是舉辦宴席送禮金這一項被太子以陛下昏迷期間不宜大操大辦給禁止了。

大家覺得沒有什麽問題,於是,各家辦壽禮,除了尋常巴結上官的人送禮,倒是減了不少無親無故的人來送禮。

有的貪官覺得收禮少了,他就開始刁難下屬,然後這個下屬受氣了就拉著一幫人不幹了,那貪官就這樣因此耽誤了容錚交待下去的事,然後這個貪官就被揪出來貶職,變成了下屬的下屬。

就是這麽幾個操作,讓不少官員看到太子給他們劃下的自己的底線。

那就是蠢官壞官不要。

這在官場上一定性淘汰了歪瓜裂棗,人員素質不好的官員,相反還提高了當官的門檻。

就在很多官員還在適應太子的速度時,太子忽然又提出了所謂的考核官員素質修養,然後選出官場上的模範官。

官場的老狐狸們自然都知道個人模範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當的,但必須符合太子的基本要求,只要符合,這個模範自然是當之無愧了。

於是,容錚提出,行政考察監督三項作為指標。

凡是評為模範官的人得有本事在,沒有本事的人也不敢沾這個稱號,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然後千秋拓一致被推舉為百官的模範官。

容錚非常滿意地看著老丈人出風頭,她也沒有閑著繼續了下一步,道:“孤認為丞相既然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又經得起考核,但一人終究太少了。不如推薦百位模範官考核,大家都從民生方面,建設,發展,學術為考核範圍。各自發揮自己的實力,無論其官職大小都有表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