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太子的身世(第3/5頁)

這樣正好反過來讓太子殿下的聲望可以在輿論上,給予陛下昏迷落下政事的庇護。

大臣們瞬間同意了,眼下太子殿下這個勢頭會越發興盛,為了不讓大家都忘記陛下昏迷舉國哀禱,就只能搭上太子殿下這條船了。

只不過,其實大家都知道歡公公的私心,他仍舊對舊主華貴妃念念不忘,不忘報答她,眼下太子已經有能力保護自己,保護別人,那再借蔭太子也算是反哺歸宗了。

而王爺們則是一個個臉色都變了。因為他們三個都是古玩界的行家,靠古玩來撈錢,尤其是官窯那些瓷器,結果太子免費發瓷器損害他們的利益來建立國券的發行,這口氣他們無論如何都咽不下去的。

尤其是太子發財了還不帶著他們這些長輩一起,真是傲慢極了。

當下他們就要給太子使絆子建議道:“自古以來,眾皇族為君侍疾都是穿素衣,食一餐,再為父嘗藥,以示孝子之心。”

“太子殿下既然要做,便要做全套,如此一來才更有說服力。”

“如果只是做做樣子,那還是省得讓太子來我們面前丟人現眼了。”

此話一出,歡公公的臉色頓時黑了。但他又不敢反駁,因為確實是這樣的,只不過本來是宣傳美德的古人古事,落到這幫居心不良的人手裏反而成為落井下石的借口了。

每天食一餐?太子殿下每日操勞政務都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吃一餐身體怎麽頂得住。

再者說陛下不知道什麽時候醒來,說不定幾個月後,到時候一直吃一餐,太子殿下不倒下才奇怪!太子殿下倒下,陛下還沒醒來,那豈不是將現成的皇位送給親王嗎!

當下他給穆奉使了眼色,而穆奉從頭到尾都沒有開口說話,更沒有任何意見,讓歡公公忍不住著急了。

直到有一位還算良心過得去大臣,鄭汝道:“前朝事君督辦,太子乃是監國之主,她的安康意味著大燕的安康。同樣陛下早日醒來也是江山來之不易的福祉,三位王爺莫要因為私小而趁機滋事。”

“否則就正中江王下懷,讓江王的狼子野心得到滿足。”

鄭汝開口將所有拱火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江王頭上,讓歡公公忍不住對他佩服起來,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三位王爺只是冷哼幾句,便熄了心思。

鄭汝身為文臣外加大儒,他雖然保守,但培養出來的兒子鄭錢還是十分優秀的。

早些時候鄭錢曾經在家裏跟他說過這個所謂國券,無不是利國利民,倒是那個郵票券有些害人的成分在,他即便不贊同,但看著太子的個運蒸蒸日上帶動了國運,他也不得不重視起太子來。

只不過讓太子侍疾,鄭汝不怕遇到三位王爺這種攪屎棍,而是更大的攪屎棍在外面。

隨即鄭汝建議讓太子在明正殿辦公,一邊侍疾一邊公事公辦。

大家才勉強答應了。這樣他們就輕松多了。

這個決定剛頒發下去,果然外面又傳出流言蜚語了,又在謠傳太子並非當今陛下所生,而是其他殿下所生。

至於是哪個殿下,外面的謠傳並沒有具體點誰的名,而是模模糊糊,又具有暗示性。

百姓們又日常八卦起來,但他們更多的是對傳謠言感到不高興,但也沒有辦法用證據去反駁。

因為太子殿下真的是太優秀了,相反陛下卻中庸不已。所以以至於百姓們認為也許還真的不是陛下的孩子,但只要是皇室的種,那就沒區別。

只要是太子殿下就行。

外面的百姓們不會因為太子是誰的孩子就忽略了太子那麽大的功績擺在前面。

倒是讓知道秘密的楊忠義瞬間因為這些謠言而憤怒起來。

可他又不能說出來,所以他幹脆在楊府的校場練、槍、一個回首刺,就直接刺穿了梅花樁上面的冬瓜。冬瓜一連被戳了好幾個洞,幾乎快被戳熟了。

楊志勇都不敢靠近父親,他倒是忍不住嘀咕道:“爹又在生哪門子的氣?不會是娘讓我投靠謙王的那件事吧?”

而容王府內,江王聽說了這個消息,他正坐在皇兄的書房裏,看皇兄的藏書,裏面無不都是外傳雜志,萬國史,尤其是外面的世界。

江王看著書籍,時不時會感傷一句說:“你總是說外面的世界很大,想帶皇弟們出去走走,讓我們知道大燕其實很小。小到只是這個大世界的一份子。”

“但你有沒有想過,大家跟著你不是向往和你出去航海,而是因為對你寄托著希望。並不是因為我們從小長大,情深意重那麽簡單。”

“是因為我們更希望那個真龍天子就是你。皇兄。”

文軍師在門外端著茶杯剛走過來,他聽見這句話,整個稍稍一頓,隨後他又走了進來。

江王頭也沒擡起來,他道:“外面又在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