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太子割韭菜不手軟(第4/5頁)

他脫了官服都打算去東宮負荊請罪了。

結果,楚蒙醒來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父親。楚大人也懵了,沒想到這個郵票券還真的是天大的餡餅掉在了他兒子身上。

他兒子的月俸好像比自己一年還多。不過最好緊的是以後楚蒙可以巴結太子殿下了。

於是,楚大人頓時看兒子,覺得祖墳冒青煙了,以前覺得兒子不成器整天只會吃喝拉撒,沒想到兒子居然的天分全點在太子殿下的郵票券了。

等次日,楚蒙就去國券所任職去了。

容錚得知此事,她還在書房裏畫了又修,修了又畫,倒是旁邊的黃禹,他覺得自己腦子已經不夠用了。

他便問道:“殿下,您花五百兩一個月請楚蒙真的有用嗎?”

容錚便給他解釋道:“楚蒙這人會探索郵票券的趨勢,就說明他對孤的郵票券研究的七七八八了,估計他再繼續研究下去,一旦鎮口城成為他可控穩定的因素,郵票券將會變成只升不降的股。”

“孤可不想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否則孤得虧多少錢,所幸就雇傭楚蒙為郵票券的監管。”

黃禹聽後,他小心翼翼地嘀咕一句:“您不吃掉別人就是萬事大興了,還別人讓您虧本。”

容錚忍不住挑挑眉道:“你說什麽?”

黃禹就趕緊賠笑道:“黃禹是在想,殿下這一波收割了多少股?”而且殿下割的還真是一點都不手軟。

容錚則是非常輕描淡寫的態度,她告訴道:“馬馬虎虎,總共就收了九十萬兩,虧了有十多萬。”

這個數字直接讓黃禹差點栽倒在地上,九,九十萬兩,太子殿下只用了十幾天時間就又隨隨便便賺了九十萬兩。

這,這得是多少次天官賜福的手才能贏來那麽多錢,而且還招攬了楚蒙這種人才幫忙監管,就楚蒙那人自己都虧了一萬多兩了,還在為每個月五百兩高興,這筆錢可是他自己的呢!

至於容錚說的虧了十多萬的,完全是因為有些人精明,他們等漲勢後就拿一筆錢出來,留本金在裏面,或者拆本金一半留在裏面。

然後郵票券跌的時候,他們就虧的少,漲的時候,他們就賺的多。

不得不說,古代也有這樣的聰明人。

而現在這個聰明正在家裏和常子龍數錢呢!此人便是趙思年,他帶著弟弟趙思齊和小弟常子龍一起數著銀子。

常子龍數著數著他就落淚了:“我賺了殿下那麽多錢,會不會第二天被她抓起燉冬菇了。”

“常子龍冬菇湯?”趙思齊脫口而出的吐槽。

趙思年則是坐在一邊,他翹著腿喝著茶,可他的眼睛已經走神了,顯然是在思考這個郵票券。

現在他侍奉的主子已經出去收國券了,趙思年閑著也是閑著,所以他就拿了兩個弟弟的錢投了一把,沒想到投的過程是如何精彩又刺激,原來這郵票券能吸引那麽多富家子弟去賭,完全是因為一切都靠天注定。

比賭大小的癮要大多了,而且保障也可以,虧的多少賺的多少都是有數的。

只不過,趙思年是很快上手了郵票券,但他卻沒有拋頭露面引起太子的注意。

他很清楚自己在河間府就被太子拉攏過,他是不會再有第二次給太子拉攏他的機會。他不能背叛王爺。

而他的王爺現在還在為國券太少,搶的人太多而發愁。

因為大家交的都是現銀,他帶了五百人出來走過幾個大地方,每個地方都有人搶著要國券,他出行帶國券的行蹤都不知道被誰給泄露了,搞得現在幾乎是寸步難行。

穆王為此後悔沒帶趙思年出來。

而容錚得知自己的十幾萬兩是被趙思年給摳走的。

她當場忍不住笑了笑:“這等人才,唯獨偏愛九弟,也算是九弟莫大的運幸了。”

黃禹則是在旁邊心疼這十幾萬被人賺走了,不然太子殿下能湊夠一百萬兩呢!

這次郵票券賺的是真真正正的現銀,幾乎是無拖無欠的,即便東宮放出了休市的通知,仍舊很多人在門口等升降。

於是,容錚破例讓吳奇每天在門口立個布告欄,每天都有人來匯報鎮口城的發展速度,每天都是升升降降,讓郵票券的股民們對鎮口城那是又愛又狠。

而輸得傾家蕩產的幾個公子哥當天被趕出家門了。

他們很快也被容錚給招攬到國券所陪楚蒙監控郵票券,只不過一個月才一百兩的月俸,因為郵票券又出多了幾個子股,分明是各個山路的打通進度,晉升的非常緩慢,但大家至少是每天有得賺的。

就這樣半個月過去了。

國券在南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東宮再次加派趕工加印一萬國券。尤其是運往南鏡,南鏡為了避免路途遙遠,李琴幹脆興建水路投了百萬兩銀子上去,讓人水路去京城。起碼省十天的時間。這樣通過水路,下南鏡以後就可以用五天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