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太子非你所出(第2/3頁)

幕僚也沒有勸,他覺得世道好起來,總比壞掉好。

太子前頭剛為鎮口城做了那麽多,後頭就被陛下罰跪,他想恐怕不僅僅是景王齊王彈劾那麽簡單,恐怕就跟民間流言的一樣。

陛下一直懷疑太子不是他親生的。所以陛下才對太子十分厭惡。

隨即,幕僚也忍不住鬥膽說一句:“侯爺,趁著下官沒走,下官有一事不明。”

“是關於太子殿下身世的傳言?莫不是太子殿下,她。”

往常的時候趙瀘可能會避諱,喝斥手下膽子也太大了,竟敢議論天家的八卦。

而這會兒,連趙瀘也沒有在京城那份小心,可能是出來太久了,他覺得山高水遠不一定有人能注意到自己在這裏說什麽話。

還是他一直以來就想說的話。

趙瀘便道:“不是有時候,是經常,本候都能從太子殿下的身上看見容王殿下的身影。尤其是這一年,她做過的事情哪一件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太子如此優秀,陛下自然便有所懷疑。”

接下來他便沒有繼續說下去了。幕僚也清楚,當今陛下是個守成的君王,缺乏實幹和魄力,人也多疑,雖不能說他有大功,但太、祖、打下的領土一直被他守的好好的。這也算是他的苦勞。

只不過,陛下在位的時候也是外戚勢力崛起的時代,也是皇權由盛轉衰的時代。

沈家正是借助三朝皇親的家底而崛起的。

試問一個沈家代表的外戚勢力,太後是沈家的人,華貴妃是沈家人,容王妃是沈家人,擁有沈家一半血脈的人有太子,有陛下。

哪怕陛下多麽痛恨沈家勢力,也無法對沈家進行根除。

如今到太子身上,太子如果乘勢而起,那沈家日後也必會借助太子這條船繼續飛黃騰達,操控朝廷半邊天。

如今明正殿正跪著的太子,從第一天沒人敢求情,到第二天,沈家官員,外戚官員紛紛為太子求情。

總共有三十多個人,以沈立林帶頭,懇求陛下饒恕太子殿下,還宣傳太子殿下秉公執法並無大錯,至於掀桌對齊王不敬,不能因為齊王的一面之詞而當真。

甚至農貿重鎮乃是二十年大計,太子只是指出方向,大臣們才是真正推動農貿重鎮的人,絕非太子一人所有。

可他們心裏都很清楚,陛下膈應就膈應在這是太子,他最討厭的太子提出來的,而不是穆王。

這個時候保皇派的臣子紛紛死了一般,反倒襯得外戚官員比較厚道。

一時間京城的風聲再起,通過外戚門派的宣傳之下,他們將太子將那捐獻的錢交給兵部尚書一事告訴了京城的百姓,百姓們瞬間得到消息開始關注兵部。

甚至已經有皇親暗地敲打兵部。

葛秋迫於壓力,他才不得不站出來跟所有百姓澄清,太子殿下將所有的捐獻交給了他,並且他親自派人發送到鎮口城,如今鎮口城馬路修好,來往的貿易也多了起來。

葛秋為了證明自己說的對的,他還將最近幾天鎮口城來往貿易利潤給公布了出來。

這件事經過讀書人親自驗證,以一名叫林殊的士子帶頭,他到處奔告太子殿下並無貪汙,還有鎮口城已經打通第一條馬路,馬上要進行第二步。

這第二步其實就是開始伐林挖山,擴建鎮口城,讓西北山區的百姓搬遷到鎮口城,而以此為證據的便是鎮口城的縣令已經在趕印大量的戶口接納山區百姓。

京城的百姓這才恍然大悟,發現他們是被人誤導了。

於是百姓們又紛紛罵那些良心壞的人,散播這種流言蜚語來抹黑太子殿下。

大家再度為太子捍衛清譽,而聲援太子。

那麽太子被陛下罰跪一事自然也在百姓們眼裏,顯然成為了一件荒唐的事情。

這件事人多了知道了,影響自然就大。

眼下慕晉深還半躺在床榻上,他看著遞上來的奏折,還有殿門外求陛下明察齊王景王兩人的案子。

逼得慕晉深的頭又疼了起來。

這時,慕晉深才發現,太子設計景王和齊王的事,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麽簡單。她早就有備而來的。

而今天外戚官員為她求情,分明也是太後故意幫著太子惡心他來的。

如果這件是沒有太後在撐腰,他都不信外戚官員會那麽好心幫太子求情。

太後分明是在告訴他,太子,她想要就要,想丟就丟。

慕晉深扶著頭,他一邊看著奏折,一邊跟貼身伺候的歡公公道:“朕昏迷的那些日子,太子除了修路設重鎮兩件事,其余的還有什麽動靜?”

歡公公將太子做的事情都匯報了。

慕晉深越聽,他的眉頭就皺的越緊,他道:“叫穆奉過來!”

歡公公哎了一聲,他出去找來穆奉。

穆奉最為慕晉深無條件信任的人,他到來時,慕晉深就問他最近民間什麽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