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趙瀘招工(第2/2頁)

正是因為這隨便鋪的路,運往桃花縣的糧食就多了起來。

桃花縣見修路居然能獲得太子殿下的重視,於是,他為了能在太子面前多加表現,他就花了血本去修石板路。

只要花錢多了,雇的人多了,三條路一起修,修了十天就成了。

沒想到桃花縣令賭對了,他剛修好了路,就有太子親手寫的表揚信傳到他手裏,誇贊他是今年最敬業愛國的縣令。

可把桃花縣令樂的找不著北,就是過了一陣子,他還是沒有受到太子升他官的消息。

雖然把桃花縣令打擊的不得了,但知府大人好心提醒他了,以太子殿下的性格,那就是她不喜歡有人將自己應盡的本分拿去爭功。

譚西知府還教育桃花縣令多盡自己本分,留待以後升官。

言下之意就是桃花縣令跟著太子殿下的指令走就是了,別的,你還是別想了。

桃花縣令當天聽了這話,他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

哭的是他全部身家都投進去了,最後反而笑的是百姓。

不過他的身家沒有白投進去,很快他就收到了太子殿下給他親自劃分的一個經商名額,那就是允許他的家人可以入南鏡做生意。

沒有升官,但是他家裏人可以去南鏡做生意發財,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桃花縣的修路工將他們半個月前就開始的變化告訴西北地區的修路工,瞬間得到修路工們的羨慕。

之後,有個機靈點的年輕人就問道:“那咱們西北修好了路,是不是也可以跟桃花縣的人一樣吃上白米飯,天天有生意做?”

一個上了年紀的桃花縣修路工就說:“一定的話,我是不敢說,但起碼不會像現在那麽窮。搞得連飯都吃不飽!”

“你看看我們來的第一天不是吃到那麽好的豬肉嗎!這不就是代表官府有誠意來請我們,不是誆我們做免費工。”

說著老修路工道:“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很重視這個地方,如果不是她派糧食過來,不管是桃花縣還是西北,都還是跟以前一樣過著窮日子。”

此話一出,大家談起這個太子殿下頓時起了八卦心。

起初是八卦太子殿下逃婚,後頭回京又親自上門退婚,結果沒想到太子殿下對丞相千金一見鐘情,然後退婚變成提親。還有太子下河間府的表現的,再去南鏡的收獲等等。

這些人似乎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太子殿下似乎去哪裏,哪裏好像就能富起來。

簡直是再世財神爺,可因為太子是大燕未來儲君,大家都不敢把她叫做財神爺,更願意稱太子為“明賢太子。”

趙瀘帶著幾個人在旁邊聽著,他默不吭聲。

倒是身邊的幾個人也在嘰嘰喳喳說著:“看來太子殿下在民間的聲望真是越來越高了。”

“可不是嗎!這次農貿重鎮都是太子殿下為文武百官保駕護航,文武百官才會那麽齊心,而且太子她本來就很重視我們武人,你應該知道常太公家的。”

“是小霸王對吧!我聽說他現在是太子殿下身邊的紅人,而且這家夥在見到自己的平階文官就算是不跪拜,別人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就是因為有太子殿下撐腰,哪像我們,除了侯爺,我們這些人簡直不被當人。”

“以前巡察衛個個避之不及,現在巡察衛都是武人天下的香餑餑了。”

“不知道回去後,我弟能不能加入,當個小官兵也好,起碼說他是巡察衛的人,別人也會高看他幾眼。”

這幫人說的都是心裏話,而且還是常年累積的怨氣。

趙瀘自己也是武人,他的地位確實高,待遇比這些低下的武人高多了,但待遇低的武人多了,大家都很容易不被當回事。

於是,趙瀘對手下們的抱怨都說睜只眼閉只眼,管他們發泄。

而且說起武人在大燕的地位,當武官當兵的一個個都覺得自己地位比文人低一等,甚至文人還經常造詞罵他們這些武人。

動不動就拿匹夫,莽夫兩個字來形容別人,簡直是不將他們當回事。

於是這天晚上下來,大家都聊的盡歡,不管事好的壞的,一咕嚕說出嘴,第二天就當沒發生過這會說就是了。

然而當晨來臨時,一個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喜訊,對某些人來說也是個悲報。

那就是當今聖上 慕晉深醒來了。

他昏迷半個月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