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千秋燕的去留(第3/3頁)

她沒有繼續說,而是轉口問:“燕兒今年多大了?”

作為母親怎麽可能不知道她的年齡,千秋燕覺得母親在故意哪般,她就回道:“十七。”

“哦,正是花兒般的芳齡。”莫向容道:“燕兒,人生來便要渡過五大關,尤其是女人的一生,這第一個就是情關,然後是婆關,生產關,婚後關。終身寡關。”

“你認為自己如今已經步入了哪一關?”

千秋燕面對母親如此明顯的追問,她忍不住蹙眉道:“娘,這是何意?”

莫向容見她有意嚴守自己的心防,她想或許是自己當初獨斷決定拋棄和千秋拓的感情,給孩子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為此,她帶著歉意道:“若為娘是在幫你看清自己,你能接受嗎?”

千秋燕微微驚詫幾分,她似乎覺得有些荒唐。

她說道:“我很了解自己。”

莫向容卻隔著茶桌,對著女兒搖搖頭說:“你不了解,人生來自以為是了解自己,卻不知,那只是常常拂塵照鏡的自省。能自省一時,卻不能自醒一世。這便是為什麽世人常常感到迷惘的原因。”

千秋燕忽然息了聲,她豎起耳朵開始虛心聽教。

莫向容見她定下心來聽自己說,她十分滿意女兒反應就繼續道:“貧僧觀你因一個外人而逃避到常青園,便知道,那個外人在你的心裏占據很重的份量。哪怕不為情,也有義字當頭。”

“你與你父親一樣責任心總是會勝過於自己,總以天下為己任,並且會為自己的選擇而恪守原則,而後面一點你很像那時仍在塵世執迷的貧僧。”

千秋燕猶豫了會兒,她並沒有告訴母親容錚是女兒身的秘密,在她看來這無關於情字,反倒和母親口中義字有關系。

她雙眸十分認真道:“我與她是情義當頭,我勢必會遵守對她的一切承諾。因為這是我的責任。”

沒想到千秋燕如此篤定一說,莫向容卻輕輕揚唇,她溫柔地笑了起來:“接下來是婆關,你與她成家上有天下有地,唯無尊堂。婆關你自是過去了。”

“生產關,觀你五相,卻與子嗣緣淺份深。”

“婚後關將與你的責任心有關,大可天然自過。”

“最後是守寡關。”

話到此處,莫向容的語氣逐漸沉重了起來:“燕兒終究是為人在後所傷懷的存在。應早點行樂,方能晚年不抱遺憾。”

千秋燕聽罷,她立即站起來將杯子重重擱下,她凝眸對著母親,露出堅決反對的神色,她說:“娘只是為了反駁我對情義的理解,便不必因此詛咒他人。莫忘記了娘也是修身禮佛之人,何故又在今天犯了口禁。”

莫向容只是輕搖著腦袋道:“貧僧想你已經找到了答案,所以才會有現在的不悅,既然你已經不再迷惘,那還請施主回去。”

“女兒同你說不明,但絕不是您想的那樣,她於我來說便是責任,同時,我卻對她不同,她尚且未意識到我才是她最大的...威脅!如今離她遠點,就是為了讓她能清醒意識如何去辨別利害關系。”越說對面的母親越坦然地看著她,就仿佛和她說的那樣拂塵明鏡,她照著她,讓她去自省,但一時的自省卻不能常醒。

自然清靜也不可常靜。

於是,千秋燕神色微惱,心裏可能指不準有被戳中的情緒,使得她如今去不是留也不是,留著反倒坐實了母親自意揣測的想法。

最後她便選擇拂袖而去,母親的目的不就是趕她出常青園,那不住便不住,這偌大的丞相府難道還沒有她一抹清靜之地。

莫向容見女兒仍舊這般執迷,她便嘆氣道:“傻孩子,為娘又沒有說你對太子有情,你又何必不打自招,這樣反倒暴露自己,你是因為太子而選擇了逃避。”

但逃避是無法解決心結。

她的女兒真是像極了她,她們母女都是會對在意的人小心翼翼地藏著,越藏著,她們就越會選擇遠離那人。

直到,自己的心防能穩住能獲得一絲清靜。

然而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根本無法做到徹底的清靜。

眼下,她故意在女兒她不知不覺捂住的心思戳穿,便是不想女兒後悔,去錯過摸清和她在意的人的關系,然後又在未來的某一天如何怎麽去面對她?

這便是她不修口行,也想提醒女兒的原因,但她何嘗不是破了戒。

莫向容閉上眼睛,手頭的那一串佛珠也跟著放在檀香案上,她起了身又睜開眼睛,擡首望了望由四合院圍成的小小的天空。

想到這天空之下,盡是一些喜歡藏汙納垢之人。

她忽然喃喃自語道:“天先算,人後算,機關再算盡也守不住本不該有的東西。”說罷,她再次閉眼時對著那皇宮的方向。

臉上露出的是一抹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