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太後的手段(第3/4頁)

太子也一點點地在脫離她的桎梏,這才是華太後真正生氣的原因。若不是手下人盲目自信,輕夷了太子,又怎會讓太子玩的團團轉而不自知。

就連這個包廂也是最近幾日才去打聽出來的,他們不僅錯過了太子在這裏的所有言行記載,還錯過逮住太子有異心的舉動。

現在的滿朝文武上下,哪個地方沒有她的勢力,哪個又不在她眼皮底下行事。

可唯獨她眼皮底下的太子成為了漏網之魚,當太子從桃花縣回來一趟,整個慈明宮就跟失了聰一樣對她的變化毫無察覺。

眼下再事後調查,也於事無補了。

華太後掃了眼在場的人,無不都是沈家的人,要麽是沈家的旁系,除了沈家人,她身邊幾乎壟斷了朝中上下重要的職位。

她的勢力滿朝都有,她想做什麽,推舉什麽人都是輕而易舉的,並沒有什麽難度。

然而這一刻,沈家有些人的傲慢大意,讓她錯過了繼續掌控太子的先機。

華太後眼神一眯,對現場漠然的態度,決定了某些人的命運。

接著,華太後她突然心血來潮地問了身邊人一句:“你們說,太子她是個孝順的孩子嗎?”

護衛們有些遲疑起來,但也不敢不答,就道:“太子殿下從小到大都是您看著的,她對您應該是孝順的。”

此話一出。華太後恢復了平常溫和的表情,她站起來然後在貼身宮女的扶手下,她慢悠悠地離開了包廂。

也就是同一天,天字寓意樓發生了一件縱火案,順天府當場抓到了嫌犯,發現這嫌犯剛好是大牢裏逃出來的犯人。

這犯人供認他只是為了一頓飽飯才放火的,結果這些人想殺他,他才不得不反擊對他們下藥,然後再放火燒死他們。

順天府衙聽了當然不信,但問題是燒死的人都是在沈家說話有份量的人,而且其中一個還是禦台所的小官,還是不小的官居五品位。

可是犯人已經供認不悔了,他想再撬開點東西都難,更何況現場確實如犯人所說的那樣,沈家護衛們通通都是被燒死的下場。

於是,順天府衙決定不再深入下去,他選擇當場結案,並且將犯人當日處死在菜市場上,算是給了沈家一個交待。

對今天發生的事情最痛心的人還是天字寓意樓的掌櫃們。

因為燒的地方就是太子殿下長期包下來的雅間,他們即時再翻修,太子殿下都不可能再去那雅間了,所以就導致天字寓意樓就這麽失去了一個尊貴的客人,掌櫃顯得十分痛心。

尤其是太子殿下最近風頭最盛,他還沒沾多少光,那房間就沒了,不僅如此可能那整層樓以後都不會有貴人去喝茶了。

很快太子的天字一號包廂失火燒死十幾人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京城。

容錚在新築園得知此事,她還喝著千秋燕親自煲的小米粥,等喝的半飽了,她放下碗筷用手絹擦了擦嘴角問千秋燕:“燕兒,你說太後的人為什麽會出現在我們私會的包間?”

千秋燕意識到太後對容錚的反應有點過激,她反而提醒她道:“很顯然是太後已經開始盯上你了,以後你出門在外需要比往常要更加小心。”

容錚一笑了之,不是她不在意,是她覺得太後和皇帝相比,太後就是那種雷厲風行,同樣是容不得沙子的老太太,哪怕是自家人,她也不會放過。

這也是她為什麽沒有認回太後的原因之一。

現在她老人家既然能反應過來,發現手下的人懶散怠職而讓她失去了了對自己的情報,等事後她再發現時已經來不及挽回了。

而導致無法挽回的人,他們勢必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容錚也清楚天字寓意樓早就是太後的耳目了,但凡在這裏喝酒聊天談事的,沒有一個不會被記下來,如果是一些小事,太後自然會睜著眼閉著眼,如果是大事記明了,以後再以此作為把柄處決對方。

這一系列情報工作,完全扼住了朝廷上下的喉嚨,使得容錚都不得不給太後一個贊,也難怪太後能掌握朝廷半邊天,玩情報工作的人從來不會輸。

正是因為太後擅長這些勾心鬥角,所以,她簡直是專門為玩朝廷權術而生的人。

太後是這樣,她何嘗又不是這樣?令容錚覺得嘆息的是,沈家的人似乎天生就不安分,無論是她的母親,還是華貴妃,太後,她們一個個都是會玩權謀的高手。

誰參與她們的棋局都不過是一匹任勞任怨的馬,甚至連整個朝廷都不過是她們的舞台。

從前先帝時期後就是太後天下,後來是容王妃華貴妃,到現在仍是太後頂上半邊天。

想到這些長輩,容錚的心情忽然沉重起來,她盯著千秋燕道:“我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如果沒有燕兒在身邊看著我,我是不是會和你說的那樣變得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