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容錚步步都是招(第2/2頁)

掌櫃的拿著半兩黃金,然後給他臨時雇的幫工結錢,跑腿的十文錢,挑豆子的十五文,扛桶的按桶量每個結了十二文錢。

二十多個人,總共就結算了三百文錢,但是半兩黃金換算下來卻有五千文。

李琴覺得容錚給了半兩黃金有點過頭了,但是看到掌櫃的雇了這麽多人,將這半兩黃金發揮的淋漓盡致,她也是蠻佩服的。

第一次覺得生意的門數居然如此細節。

然後容錚便問了拿了工錢的幫工,問道:“你們打算拿這些錢幹什麽?”

一個幫工回答:“我打算買半斤豬肉。”

南鏡的豬肉是二十文一斤,十文剛好半斤。

另一個幫工道:“我想給俺娘買二兩糖。”

南鏡的普通的黃糖紅糖是二十文半斤。

其他幫工不是要買鞋,就是要給孩子帶零食,要麽買點煙草給老父親。總之這些幫工一個個還算是正常家庭裏出來的。

唯一一個是要攢著娶媳婦。

容錚面對如此淳樸的願望,給予了鼓勵。

等幫工們各自去買東西,附近的攤位就熱鬧了起來。雖然才二十多個人,但也是一筆消費了。

然後容錚特地派人去打聽幫工們買的東西。

明細了賬目通通上交給容錚,容錚瞧了眼覺得特別有趣,年輕人都是先給自己買了東西,上點年紀的都是先考慮家裏人,小一點的則是體恤父母的辛苦。

李琴仔細琢磨了一遍,總覺得這其中有著若有若無的聯系。

千秋燕只是一瞥,她迅速拿過賬目用隨身帶的墨筆筒,用筆沾了沾墨水,然後在這些人去哪買了東西各自劃了一條線,然後串通起來。

最後直接到了豆腐鋪掌櫃這裏,以掌櫃為圓點,其他則是衍生線,分別代表了聯系。

千秋燕道:“這下子你應該看得明白。”

李琴莫名其妙地瞪了千秋燕一眼,第一次見識到山外有人,原來不僅僅是太子,太子的未婚妻也是個奇人。她竟能完全明白太子的意思。

李琴看了圈,本不以為意,覺得只是畫了線又有何不同,然後就在她的視線下,還真有些無形的東西逐漸顯露出來。

她平常感覺的到卻無法說個詳細的東西,清晰明了地畫了出來。

這一刻李琴終於驚愕地意識到,原來太子是這個意思。

線圖內所畫的一切,充分闡釋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用錢生錢。

用錢將市場聯合起來,構成一個體系,然後錢會圍繞這些地方一直流通,只要暢通無阻,人只要努力就能獲得錢解決自己的剛需,而錢得到了該有的用處,反而讓錢變得更多。錢衍生了不同的利益後,會將不同身份的人圈在同一個地方,這個時候在利益面前就不分敵我了。

如果再看的更高一些,再運用到國與國之間...。

忽然,李琴瞪大眼睛有些驚懼地看向容錚。

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妖物!?

容錚眼尾彎彎,笑得明媚笑得雙眉舒展:“燕兒,知我者莫如你。”

千秋燕眼見她笑得開心,人也比平常更加的好看,似乎整個人都在煥發光彩那般,笑容清新,她看的有些一愣,然後又有些不自在地偏過頭不去看她。

之後李琴不再問那麽多,只是直接跟容錚道:“太子殿下,麻煩你定下一個計劃然後交給我。”

容錚收起了笑容,她幾乎沒有猶豫道:“多修路,多規劃集市,讓鄉村和集市的路更方便些。另外設立物價檢定,雇傭合同規定,衛生檢定。”

“最重要的是還得公主在商市建立前,充當一個監管作用。余下的話,就靠生意人自己互相競爭。”

這還是一個初步的框架。

先這麽做著再說,但對李琴來說無疑是接收到了什麽新鮮事物,她一下子提起了興致,先從千秋燕那套來了筆紙,她開始記錄容錚剛剛說的草稿,然後再細化她。

容錚將一些基本的市場經濟管理告訴了李琴。

另外,南鏡由於靠近沿海,誰不是完全的沿海,但也很靠近了。以後商業來往肯定會更加多,到時候這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約束一些官商。

商人不可怕,難就難在官商勾結。

於是,容錚將李琴認為最無可能實現的東西做了另一個計劃。

那就是收商稅,立條規。明賬目,扶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