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真龍天子(第2/3頁)

一下子兩位姐妹持平了。

文帝十分高興,因為這是他最樂意看見,同時也是最糾結的局面。

沒想到他的兒媳們和兒子們都一樣,令他又歡喜又擔憂。

這個時候燕國的國力越壯大,文帝的野心就越大,甚至又升起了開闊疆土的心思。

而容王則是建議少打精攻。

晉王反對戰爭,想以貿易的方式讓大家臣服,可惜當時的屬國全都是屬於未開化的蠻夷,中原人從小懂的道理,認理,全在蠻夷之地不管用。

晉王下了血本去開導蠻夷小國,反遭襲擊。

在這種缺乏大棒就給蘿蔔的情況下,晉王的政策無疑是輸了。

容王聞言十分震怒,他為兄報仇,領兵打了過去,沒想到打完蠻夷小國後,他們開始認同中原的強大,開始汲取中原的文化。

尤其是遼國,屢次騷擾南鏡,還禍害燕國南邊境的百姓,晉王開始與遼國大王李偲商討那一套上貢體系聯盟,結果遼國不僅拒絕了,還羞辱了晉王。甚至羞辱了晉王妃。

晉王妃聽罷,她主動和姐姐容王妃合作,這是兩人第一次合作。

由容王領頭帶兵攻打遼國,三天就吧遼國的王城遼城打下來了,遼國貴族紛紛逃離,棄百姓於不顧,二十萬大軍被容王俘虜了。

而容王打了遼國,直接震懾了遼國周邊的聯盟國,那些小國忌憚燕國的強大又仰慕燕國的文化,於是紛紛加入朝貢體系,維系一方安寧。

燕國也承諾給予他們保護。小國們就心甘情願上貢了幾十年。

然而令容王夫婦和晉王夫婦產生第一次隔閡,並且導致關系出現裂縫的事情便是晉王。

晉王為了能贏弟弟一頭主動去和李偲協商,沒想到李偲明裏答應,暗地裏卻挾持了晉王。

晉王第一次見識到戰爭的殘酷。

他被俘虜後,李偲提出用二十萬遼軍俘虜來交換。

容王答應了,但是卻也因為李偲以兄長為誘餌陷入了困境,被李偲剩下的軍隊給包圍了。

這時,文帝慌了。兩個兒子都在李偲那邊。

晉王妃和容王妃再次攜手合作。容王妃答應完完整整還人,希望能換回兩位王爺,沒想到李偲看上了容王妃的美貌,出言輕薄。

容王妃並沒有當面怒斥李偲,想要回容王。

結果李偲只答應還給晉王,因為容王實在太厲害,他懼怕容王出去後報復他。

然而就是這個決定得罪了容王妃。

晉王妃接回了晉王,想去接容王妃,結果晉王拒絕了強行將晉王妃帶回京城。

晉王希望妻子能讓他在遼國大戰挽回尊嚴,晉王妃答應了,以容王為籌碼,在保證容王的前提下,以容王妃為誘餌算計了李偲。

李偲吃了一次苦頭,只好熄了私心,將容王夫婦歸還。

但容王夫婦非但,沒有回去,還帶著燕軍,以少勝多,直接攻破了遼國另一個王城又俘虜了十萬遼軍。

這一次李偲終於心服口服,主動臣服。

容王夫婦答應以和平作為協議,二十年內互不幹擾。

這個消息傳回燕國,文帝大喜望外,哪怕他現在心裏已經有了考量,也沒有決定讓容王繼承東宮之位。

直到,又一個消息在三天後傳來,以晉王為首的軍隊,挖填,坑殺了十萬遼軍。

這個消息傳進燕國,舉國震動!!小國們紛紛自獻領土來保命。

當容王妃私底下聽說是妹妹慫恿晉王坑殺遼國軍隊,姐妹倆終於因為意見不合分道揚鑣。

輿國因為與遼國有表親關系,對晉王坑殺十萬遼軍感到不滿,於是借機聯合眾小強國,還有另一個大國主動攻打燕國。

這時文帝終於決定讓容王作為下一個燕國的帝王,主動修復和周邊的關系。

輿國卻以打一仗定勝負作為約定,於是在文帝寫好繼位東宮聖旨,和一份容王登位的遺詔後,容王帶兵出發了。

這時,容王妃有孕三個月。

期間文帝重病不起,皇後忽然自請離宮,文帝答應後,立華妃為皇貴妃,暫時代理朝政等容王回來。

然而容王被輿國號稱的百萬軍隊包圍了,最後耗死了輿國三十萬人,他戰死在沙場上。

耗的輿國二十年國力衰弱,地位降下,國力也變得比燕國弱。自此輿國每年派人來求和,示好,出錢出力,只希望燕國能保持現狀。

這時晉王妃在容王妃懷孕六個月後,她才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容王妃十月生產...傳聞說誕下一名死嬰便撒手人寰了。

而晉王登位,由於皇後隨文帝去了,皇貴妃沈薇為華太後。慕晉深由於忌憚和母後一樣的華貴妃,他主動聯合鄭家,以鄭家太師之女為平妻,卻在登位時立了鄭女為國母,而晉王妃只為華貴妃。

自此二十年,天下保持著從未有過的格局,互相制衡沒有戰亂,三國各有了一時盛世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