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誰和誰的選擇(第2/2頁)

於是隨將如實道:“大王是給了您半個月時間,也同時給了命官們一個交代。您也說了半個月未到。”

“怎麽,還怪上本王子輕敵了!如果你當時能及時來繁華宮支援我,或許就不會發生這種...”讓他被擒的事,當然李凱沒敢說完,他還是給自己留了個面子。余下就讓隨將自己去想。

隨將沒有回答,殿內的李琴卻走了出來,她看著同父異母的大哥打了聲招呼:“大哥。”

“不敢當,大公主!”李凱冷哼一聲:“我對你新找的主子那是甘拜下風。”

那名主子說的便是容錚。

此話令李琴忍不住蹙眉起來。

她沒有計較,反而提醒道:“既然甘拜下風,就早點回國勸父王遵從宗司的請願,早早地改善民生,為大遼供養更多的年輕人。也許到那時候我大遼才是無人能敵的時候。”

“少給我陰陽怪氣,學了燕人那套。你就不是遼人了嗎!”李凱頓時憤怒地瞪著這個妹妹,同樣是一年出生的,他和她就相差幾天,卻因為男女之別而注定了畢生的命運。

她李琴,琴意喻為今後的王。

而他李凱,凱卻為山不如幾,不是頭則是尾的比喻!意思就是山有頭尾,而他終究只是個山尾。

李琴不知該如何跟大哥解釋,眼下的他已經變得自負,莽撞,被燕國太子剛擊敗過,轉頭他反而將怒氣撒到自己頭上。

她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他:“我既是遼人,亦是大遼公主。望子民安好自然是我的心願。而我的心願與你的野望不同,你說我學了燕人那套。”

“那大哥何嘗不是照貓畫虎想做燕人那套四海皆臣的春秋大夢!!”

“你。”李凱難以理解地盯著李琴。。

同樣李琴也看穿他那般,同樣難以認同他。

兩兄妹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歡而散。

隨將便停在了遼宮。

李琴見李凱氣呼呼地走了。她道:“看著他點,別讓他對南鏡王亂來。”

隨將猶豫道:“大公主。我。”

李琴便提醒道:“本公主和父王的三年期約才過了二年,怎麽你還怕父王不會遵守約定。”

此話一出,隨將立即一驚,他趕緊道:“此次末將隨大王子前來,也是遵守了大王子與大王的半月之期,如今已經過了第四天,還有剩下十一天,我怕。”余下的話他不敢再說。

遼國自從在二十年前被容王打敗後,再加上容王帶兵進遼城見遼民窮的響當當,反而派兵發米給他們。

從那以後,遼國有一些國民不知怎麽地,開始瘋狂往燕國逃,尤其是一些邊城的地方差不多已經空了,沒人了。甚至有遼民宣稱大燕才是天帝庇佑的地方,經過這些個別極端的遼民宣傳下,導致大量的遼民開始向往燕國的生活。

這二十年期間,因為遼商積極引進中原農耕文化,已經導致不少人從養馬打獵,變成了守在原地等糧的人。

遼國大王李偲懼怕中原文化又認同文化的先進性,於是主動學習燕人的文化,只不過在遼國,無論怎麽施展都無法像燕人那樣心靈手巧。

遼國太小了,有一部分樹林因為冬天卻木材亂砍亂伐,二十年來導致沙漠化,早已經幹旱的無法種任何東西了。

遼國大王李偲覺得還是地方的問題,是大燕占得了整個中原最好的資源,他們就是站在金山銀山躺著吃飯的,不像他們遼民累死累活,都難以收獲半袋米。

於是又在遼國大王特地暗導下,將大部分遼民向往美好的目標,偷換概念,變成燕人的地方遼人也能住!燕遼可以共生在中原得到了大量的遼民的支持。

而以李琴代表的新生代,則是主張和平的方式融入中原。

以李凱為代表的傳統遼人,卻認為燕國竊國,竊走了他們先祖皇李的朝代才有現在的一切,他們應該將先祖的土地拿回來。

兩兄妹一柔一剛的主張得到了李偲的認同。

於是,這兩兄妹從記事開始就一直在互相競爭,他們宛如李偲的意志一樣分成兩派。

兩兄妹誰贏了,民意就傾向誰,而目前為止...常年居住在中原之地的李琴,明顯在遼國輸於李凱一截。

隨著時間的推移,遼國崛起後大部分貴族也變得極其沒有耐心,暗地向李偲進言擴張。

而這次李凱的到來就是李偲暫時同意了這些偏激的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