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趙思年炸開了(第2/3頁)

如此就限購了,也沒有違背自己做出的承諾引起百姓們的不滿。

穆王現在的名聲可以說,通過河間府,散播到各個角落,一時間名揚了整個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本身雨水稀少,不適合種植水稻,大多數種的是適合耐旱的農作物,比如辣椒土豆紅薯大蒜等等,這些農作物與南方水稻地區有著密切的生意交流,互相需求,所以每到冬天如果南方地區受影響,因為天氣不能及時往返押糧貿易,那他們也跟著沒米吃。

大燕國本身就是個吃米持筷的民族。對米的需求量更大。

也不知道誰傳遍了整個西北地區,使得除了河間府以外缺糧過冬的窮苦百姓也開始動員起來。

瞬間河間府人滿為患,哪怕穆王慕容祁再多的米也不夠發下去,還有幾個大糧商松口已經送出十個米倉的糧食,哪怕是堆積如山的糧食,面對潮湧般擠過來的百姓們,也不過是滄海一粟。

面對手頭上的糧食越發緊缺後,趙思年在此刻終於意識到了大燕國已經病了,病患的預警有可能就是這一場河間府縣保糧外的冬災。

說來也奇怪今年下雪量比往常嚴寒一點,就已經導致大燕國那麽多百姓無糧無米過冬,若不是縣保糧一案,趙思年都不知道,大燕國有那麽多百姓一直過得水深火熱。

原來,他一直都在蜜罐屋裏審視著整個大燕國。

西北地區都在鬧局部的糧荒,那再遠北的地方,邊境又會怎麽樣?

河間府的地勢非常重要,它是南北交界處的糧倉,如果河間府出事了,牽連的就不單單是縣保糧受害的百姓們了,還有依靠河間府中樞處運糧的,整個西北乃至遠北邊境地區。

趙思年越想越驚心,他已經無力地靠在椅子上,

雙手垂落在地上,看著眼前百姓們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官吏上下齊心發糧照顧百姓,他們都因為有了糧食有了秩序,才有了生活的希望,但他的心徹底地寒冷下來,甚至渾身對即將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恐懼。

趙思年此刻遍體的冷汗。

因為似乎只有他一個人發現,眼前的景象,不過是老天在雪災饑荒前,憐憫施舍出的回光返照。

其實真正的災難,它馬上就要來了。

趙思年魂不守舍地坐著,慕容祁注意到他早上還有精神,現在怎麽反而一副陷入絕望的狀態。

慕容祁沒有多想,因為他準備給河間府百姓過冬的糧食,已經足夠了。

再過幾天審理了陳大人,就帶他回京復命。

慕容祁道:“本王看你累了,回去休息吧。”

趙思年朝穆王擡了擡手,絕望之中透著一絲光澤,仍舊想追逐可能點燃的光,他想,如果,如果穆王可以解決這個大災難的話,那他,一定是天命所歸的帝王。

如果他能解決的話,趙思年升起一絲希望正要告訴穆王時,慕容祁卻對著他眉眼舒放,多日的憂愁消失不見,他笑道:“本王,也可以松口氣了。”

隨著話語而落,趙思年擡起的手輕輕被自己揮落,藏在袖口的拳頭是多麽的無力。

他倒在椅子上,半響沒有吭聲,而慕容祁奇怪了會兒,就被手底下的人要稟告什麽事,就隨著去了公堂。

趙思年卻徹底陷入了絕望,眼底的光芒瞬間消失。

這時,馬車被黃禹趕著朝知府家走去,黃禹一邊趕,還覺得馬走的很慢,明明馬那麽的健壯,最近到了河間府就變得有氣無力的。

黃禹頓時怒道:“小畜生,我給你喂了那麽飽,你還懶得動!要是耽誤了時間,讓主子受了涼,看我不閹了你。”

雖然他也被閹了,黃禹還是忍著心酸道:“快走,走到地方,我給你吃新鮮的青草。”

這馬也特別有靈性,聽說了青草果真走得又快又穩。

黃禹忍不住無語了:“太子殿下既然救了你,你就該好好報恩,怎麽能因為一頓草才聽話。”

這匹馬是在回京時差點甩下懸崖的馬,被孫凡救治後,容錚一直憐惜它把它養在東宮,現

在出來也指名它拉著馬車來河間府。

趙思年冷笑地看著太子身邊的黃公公,他第一次露出了不屑,不是對容錚本人,而是對黃禹口中所說的容錚。

“救馬,救人,到底不過是世間一抹生靈,全看施救人的一念之間。”

黃禹沒有注意到趙思年,倒是聽見他的聲音,忍不住嘀咕一聲:“這河間府看似穩定下來,實際上就像太子殿下說的那樣,一切都是表面文章,該解決的還是沒有解決。”

趙思年的瞳孔瞬間縮動,他凝視地看著黃禹架著馬車朝知府走去,他坐起了身子,挺起背,開始思考太子箏,思考思考著,就想起他曾經暫時性遺忘的疑慮。

那就是太子箏為何分散了兵力?真的只是為了抓幾個山匪?還有穆王剩下的一半精銳都被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