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破局(第3/5頁)

“我在學校一個角落裏看到了一顆還沒枯掉的草,我把它移植到了我的試驗田,把它取名為‘希望號’......”

外面助理在敲門,沈博晏用手捂了捂聽筒,說道:

“我要回去工作了,你也好好上班,晚上……晚上我會早點回來的。”

“哦,好。”青年絲毫不覺異樣地答道。

“。…..掛了。”

沈博晏掐斷了電話,把手機往邊上一挪。

“沈總,創研醫療科技的董事長過來了。”

“好,把他帶到會議室,我馬上過去。對了,再給我訂一份飯,放我桌子上就行,回來我會吃的。”

“好的,沈總。”

……

顧氏熱度持續升級,在熱搜兩個多小時後,新的熱搜悄然上升。

#顧氏藥物曾因副作用太大撤市#

#顧氏旗下幾家醫院曾發生重大醫療事故#

某一款藥物進入撤出市場,對於當今老百姓來說是非常難以注意到的事,那些復雜的名字,就算說了估計轉頭就忘了。但醫療事故卻讓人印象深刻,往往會用極其慘痛的代價讓人吸取教訓,牢記細節。

第二個熱搜下發言的是一個醫療博士,他列舉了近十年來在顧氏投資的醫院發出的醫療事故,幾乎每一年都有幾件,而且都是血和淚的代價,不少當地小報還留有當年遺跡,但都沒上大的報紙媒體。

其中一件引起大眾注意,三年前,有個人急性闌尾炎去醫院,一般來說急性闌尾炎是一個常見且不致命的疾病,只要切除闌尾就能去除痛苦,是一種相對普通,簡單的手術。然而當天做手術的醫生卻不知為何,割破了血管導致病人大出血,當場去世。

事後病人家屬被賠償了一筆金額,又因為事件漸漸過去,再沒有引起任何議論。但當地一家小媒體上卻寫著,陪同死者過來的妹妹清晰記得當時給她哥哥做手術的是一個年輕的男人,但後來醫院推出來的手術醫生卻是個四十來歲,據說有二十年工作經驗的中年男人。這件事依舊沒有被什麽重大媒體提起,隱藏在時間的塵埃裏,直到三年後的今天,才又被挖掘了出來。

【我草我草不會吧,聽說過開車撞人叫人頂替的,不會做手術也可以吧。】

【大膽點,這有什麽不可能的,開車撞人還有監控呢,人做手術帶著口罩還看不到臉呢,不想換人就能換人。】

【不敢想了。】

【我是本地人,大家都知道,這個醫院是許多權貴人家的後花園,有很多二三代們在的。還經常看到醫生開著跑車來上班,說不定就是拿一個沒背景的頂替了哪位太子爺。】

【不會吧不會吧,有電影那味了。】

【那顧氏真也太惡心了,不說不知道這麽藏汙納垢,我也是本地人,我從來沒看到過相關報道啊!】

【被攔下了唄。】

……

大眾對於錢,權敏感度是非常的,這個報道一被挖出,再度引爆了話題。

不久,就有自稱當年去世病人家屬的生活號出來,重新講述了一遍當年的事,並且語氣很堅定地說她那天晚上見到的就是一個年輕人,還在跟護士打鬧,絕不是後來出來道歉的中年男人。

這條微博瞬間經過了上萬次轉發,源源不斷的評論湧了過來。

那些二三代醫生們的履歷也不斷被挖了出來,而隨之而來的是對顧氏掌權人的挖掘,顧家康和顧大還好,不過就是個不怎麽聰明的生意人,但顧二“花名”在外,網友幾乎不需要費力,就能查出他做的那些事情。

【顧二在我們學校很有名的,他天天不來上課就算了,他還特別惡心,看到漂亮女孩子一定要勾搭,人家不理他他就用惡心手段。我們學院有個學姐據說就是中了他的招,有段時間都沒來上課。】

【隔壁學校的,親身經歷,我同學就是被他看上了,天天送花送吃的,自以為是霸道總裁,下課開著超跑過來接,根本攔都攔不住。】

【顧二在圈子裏很有名的,出了名的花,而且不做好事。】

【......】

【這麽一看,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顧氏從上到下骨子裏就壞了啊。】

網上就顧氏幾件事熱議的時候,慢慢的,在某些角落也出現了不少關於文輝的差評,說是文輝惡意競爭,擠壓市場,旗下產品致使病患出現不良反應之類的。

剛開始只有少數幾個號,漸漸的聲音大了起來,轉眼間,一躍到了熱一。

【文輝?只有我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眼熟麽?】

【不用你覺得,這就是前不久因為收購了一個老牌牛奶廠上過熱搜的公司嘛。】

【不會吧不會吧,我還以為這是個良心企業還為他們說過好話呢!】

【果然天下烏鴉一般黑。】

【我就說是做戲,哪有真的好的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