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數據重要

“番外前排!”

“還沒看, 先按爪。”

“前排按爪。”

“前面按爪的虧了,一口氣看完,好棒啊!”

“我去, 這個《阿房宮賦》有點厲害的樣子,隔壁什麽時候放全篇?”

“一座宮殿,居然有賦嗎?這麽牛的啊?”

“杜牧是新出現的哎。”

“秦居然二世而亡嗎?好可惜啊, 這樣一個統一的國家, 居然那麽快就亡了。”

回復:“我覺得這種情況下還蠻正常的, 畢竟剛剛結束亂世,總會存在許多混亂的情況, 哪怕統一了, 周邊還有很多盯著的眼睛, 就等著你出點什麽意外,然後動手。”

回復:“看前面誇獎秦始皇的內容,我也覺得是不是過於誇張了, 是不是蘑菇大大格外喜歡秦始皇這個角色, 但看到這裏, 反倒有歷史的感覺了。”

回復:“怎麽說呢,我會下意識把這個歷史當成真實存在的, 如果從真實存在的歷史角度看, 秦朝的一統確實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做的功績, 確實配得上始皇帝這個稱號。”

回復:“這篇文裏對秦始皇的描述真的很側面了,但確實描繪出了秦始皇的作風, 這裏秦二世而亡也還蠻符合實際的。”

“沒有人注意最後的詩嗎?真的沒有人注意嗎?喝酒的詩人哎,真的不是李白嗎?”

回復:“真的嗎?我也有點懷疑,但是不敢確定, 不知道是不是李白。”

回復:“目前為止出現的嗜酒的詩人就是李白了,而且這個風格,雖然就四句,但這首詩的風格不知道你們懂不懂,就很有李白的感覺。”

回復:“有李白的感覺+1,按照蘑菇大大的設定搭配,李白詩仙的名氣那麽大,出自李白手的詩,名字肯定也是可以對應的。”

“啊啊啊啊啊,看蘑菇大大的社交賬號,真的是李白的詩!”

“是我喜歡的李白!”

……

《古風·秦王掃六合》全篇,被易夏放到了專門存放文章補充說明的散文中,同時也放到了社交平台上。

但這首詩的評論,卻並沒有那麽統一。

這首詩全篇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講功績,後半部分講實際,運用了許多的典故,卻也讓看詩的讀者感到雲裏霧裏。

“前半首真的好棒,氣勢超強,但後半首有點看不懂。”

“用典了吧,先前《將進酒》的時候,後半首也用了典,還寫了人物,但並沒有那麽多,這首後半部分的內容用典好多啊。”

“先說一句,這首詩真的很棒,可真的有那麽點看不懂,可能是我比較不喜歡古文的緣故。”

“這首詩跟《將進酒》真的完全不一樣,《將進酒》基本可以看懂,可這首,真的需要逐字逐句去翻譯,有點難了。”

“雖然看不懂,但真的是李白的風格,寫的太磅礴大氣了,我不管,反正是李白寫的,就是特別棒。”

“我也是哈哈哈哈,反正是李白寫的,我就喜歡,看不看得懂無所謂。”

“有人能翻譯一下嗎?我想看懂李白的詩,哭哭。”

“回樓上,大致看了一下,後半部分大體是秦始皇登基後做的一些荒唐事,簡單來說就是登基後做了許多土木建設,消耗了大量人力,然後開始求長生了,但還沒等到長生藥,就去世了,有點唏噓。”

“突然想到咱們歷史上也有求長生的皇帝。”

“按照蘑菇大大世界觀裏的順序,唐朝肯定是在秦朝之後,這首詩是李白寫的,李白是唐朝人,以大多數詩人的脾性,這首詩肯定不單純寫的是秦始皇,多少有些‘借古諷今’的意味在裏面。”

“一字一句看完了,說實話,我喜歡這首詩,真的,這首詩讓我了解了全部的秦始皇,雖然是始皇帝,雖然功績顯赫,但也有缺陷,但這位始皇帝到底如何,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李白不愧是李白,前面的功績,後面的抑制,寫的都好全面,以及,秦始皇這個角色好復雜啊,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這個設定的邏輯真的圓的完美,萬裏長城、兵馬俑、阿房宮,都是後世都極為知名的奇跡建築,但這樣龐大的工程,在古代沒有機械建設的環境裏,必定要耗費大量人力,而這麽做,多少會引起百姓不滿,恐怕秦二世而亡,跟這也有很大的關系。”

“其實如果秦始皇多活幾年,秦朝延續的時間也會長一些,不是有句話麽,虎父是會生出孬孩的,秦始皇這麽牛逼,二世可能多少會有些問題在,再加上才統一沒多少年的六國,秦朝要想一直持續下去,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少不了。”

“一臉懵逼看你們聊天,總覺得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麽,就這一首詩,信息量居然這麽大嗎?”

“同一臉懵逼,我真的完全看不出什麽信息,只覺得這首詩寫的好,雖然對比之下,我更喜歡《將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