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年再開桑蠶會

和歷安政四年(西元1857年),春。

照著規矩,天下諸侯們又匯聚在一起,向將軍德川家定恭賀新春,並且獻上太刀,以為賀禮。不過去年因為情況特殊,恭賀之禮改為一道參拜,不再唱名上前。好容易偷了一回懶的德川家定,不願意再持續三四個小時的端坐,宣布今年也這樣簡單參拜便可。

而且今年照樣也是有理由的,去年諸侯們接受了幕府,或者說實際上是德川興業株式會社的一百二十五萬兩賑災借款之後。奈良茂派遣了大量的夥計,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廣泛的調查桑蠶業的情況。

蠶種這玩意兒簡單,一個撲棱蛾子能產數百枚卵,很容易就能把種群擴張開來。主要的問題還是集中在桑樹上面。因為自八代將軍吉宗公以後,國內大量的桑樹被砍伐一空,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恢復起來。

所以現在不僅僅是天領內,諸藩國也在勸諭百姓,種植桑樹,以備將來擴大生絲業之用。部分原本用作煉制木炭或者是充為梁材的山林,也逐步替換成了桑樹林子。

許多之前的旱田,本身水利條件不是那麽好的,也一道改換為桑畝。最典型的就是信州松代藩,其藩內多山地,僅有的水田集中在千曲川、犀川等河流沿岸和沖積出來的小平原上,領內存在大量用水條件不好的坡地和旱地。

此番經執政家老佐久間象山的一力推廣,將這些只能種點雜糧的土地全部更換為了桑田,準備依靠養蠶產絲,來振興領內的產業。

不同的意見肯定是存在的,有些保守的人認為這樣會導致糧食的產量削減,也有人認為這樣會使得百姓變得懶惰,反正各種說法都有。

若是幕府直接出面強行推廣,這個事情還真就相當的難辦,百分之一百有人不願。可諸藩借了幕府一百二十五萬兩黃金的巨款,有再大的反對意見,也只能先憋著。

畢竟幕府有“抽貸”的傳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八代將軍吉宗在擔任紀州之主時,紀州家曾經向幕府借了十萬兩,用以支應之前的大婚、接待,以及賑災等開銷。等到六代將軍家宣公上台之後,立刻就給他來了一出“抽貸”,要求歸還貸款的三分之一,也即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兩。

據說此事差點把德川吉宗給活活逼死,他掏空藩庫,也根本無力償還幕府的借款。只要你不還,那幕府可就有理由來削你啦。

保不齊現在井伊直弼就想找兩個不怕死的削一削,來驗證一下是你的腦殼硬,還是幕府的洋槍快。

所以藩內有再大的反對意見,諸藩的大名和家老們,也得先做惡人,把事情扛住。就算要反對,起碼等借款還完了再跳出來反對。

今兒趁著大夥兒都在,簡單參拜完事以後,照例還是由忠右衛門召集諸侯,會商桑蠶推廣一事。在相對比較有力的幕府中央推動,和不管是出於本心,還是出於被迫的地方諸藩配合之下,全國的桑蠶業已經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初步勝利。

全國換種成功!

以前農戶各自留種,或者是諸藩領內自行留種的那種育蠶方式,被徹底的淘汰。所有的養蠶戶,現在全都開始使用德川興業株式會社提供的優良蠶種。這可是借鑒法國、荷蘭等國的技術,經歷數年的選育,才挑出來的良種。

有一說一,就是遠勝於原本各地使用的蠶種。當然啦,取代那些劣質蠶種的同時,可能也把極其少數的地方性優良蠶種給湮滅了。

但那又如何?全國的蠶種統一,生產出來的生絲質量統一,能夠大規模的向外國出口,這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的,等有錢有閑的時候,再想著考慮吧。

而且大夥兒不要以為這事統一品種的事,就歷史上的明治政府幹了。不妨給大家舉個例子,現在,也就是十九世紀的六十年代,全印度有超過四百二十個品種的番茄,其他類似於豌豆,也有超過六百個品種。

請問,到了二十一世紀,印度的番茄還有幾個品種呢?

答,六到七種!

絕大部分的番茄品種,全都被淘汰掉了。而且被淘汰掉的,基本上都是最好吃的,最軟和的,最容易成熟的優良品種。現在留下來的,都是“石頭”。

何謂“石頭”?就是那種只有六七分熟的時候便采摘下來,然後為了方便運輸銷售,能夠在數天或者十數天的運輸途中,可以慢慢自然成熟,或者人工催熟的品種。

因為不是自然成熟,所以這種番茄,往往外面看著已經軟和了,實際上裏面根本就沒有自然成熟的那種飽和度和甜蜜度,就是個含水軟和的石頭罷了。

越是近代化的生產,就越有組織度,對自然的影響就越是無可避免。而且有時候這種人為選擇,還是在無聲無息中慢慢進行的,你短時間之內根本發現不了。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沒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