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5頁)

不過她說的第一個理由也是戳中了顧白,這麽好吃的西瓜要是逐漸沒落下去,也確實是很可惜,等於這世上少了一樣好吃的水果,雖然西瓜種類很多,好吃的也很多,但是少了一種總不是那麽是滋味。

“要是這瓜可以進那種高档的生鮮超市就好。”顧白忍不住道,二十一斤的價格哪怕味道再好,一般人都舍不得買,畢竟一個西瓜的分量不輕,這買個瓜花上百塊錢,也不是很舍得。

但是這瓜要是放到他們小區那家生鮮超市的話,二十一斤的價格就很尋常了。

只是人家高档生鮮超市不進那些有名氣的瓜,幹嘛收購你這種土瓜呢。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顧白和黎言川聊天的時候就忍不住說了出來,姜秀覺得惋惜,他也挺惋惜,倒是黎言川聽完之後忍不住笑出來,顧白為這個發愁,大概還是對自己的影響力太小看了。

“怎麽了?”顧白疑惑,他剛剛說了什麽好笑的話嗎?

黎言川收起笑容,反問顧白:“那你覺得這個西瓜的名氣要怎麽才能擴大呢?”

“找明星代言推薦?”顧白下意識的想到了打廣告的方法,不過說完他就感覺好像不是很適合,明星代言只是讓西瓜在普通人當中的名氣增加,但是對於它進高档生鮮超市好像沒有什麽用。

也不能說一點用也沒有,效果應該是有一點的,但是問題又來了,有效果的明星那價格可不便宜,而西瓜說到底只是個農產品,說不定賣西瓜的錢還不如代言的多。

黎言川搖頭:“明星只是名氣大,但是對於西瓜品質的認證不夠,你應該找一個在大眾眼中有知名度,而在生鮮采購中又有足夠公信力的人。”

“打個比方,如果要推薦一家飯店的話,普通人說這家店好吃更能讓人相信,還是一個知名的美食評論家說更讓人相信。”

黎言川的話讓顧白瞬間醒悟過來,然後沉默的看了他一眼,對方說這個主意的時候是不是就想到了他。

要說知名度,顧白覺得自己的知名度也還可以,例子就是顧白出了教程之後,醬油食鹽等等調料,有商標都要撕掉,不然的話很容易被視作是給商家打廣告。

如果商品的質量穩定,顧白也無所謂打不打廣告的,可偏偏產品的質量有時候突然變差了,這就很難讓人推薦了。

而又因為顧白的這個舉動,不少調料商都過來找顧白合作,想要讓顧白用他們家的調料,這樣的話能帶動銷售。

因為很多人在學習做菜的時候,一旦自己做的不好,就很容易把原因歸結到自己買的食材和教程裏的牌子不一樣。

不過這些都是被顧白拒絕了。

顧白又非常擅長挑菜,不管是什麽菜,顧白看一眼就能看出好壞來。

雖然顧白出門買菜的時候都讓隨身攝像頭將商家路人都做了馬賽克處理,可是外地的人看不出來,臨漳市本地,如果逛的菜市場多,從各種小細節就可以猜出商家是誰了。

而顧白買菜的時候說誰的肉品質好,誇了,那商家的好日子就來了,別人的肉可能要到中午才能賣掉,或者中午都賣不掉,而他家的,早上剛剛擺出攤子來,賣的飛快,甚至價格漲點都沒有關系,這是顧白誇過的好肉啊。

顧白開始都沒有發現這個情況,還是商家膨脹了,肉不夠又想多賺錢,就買了一些別的肉來賣,本來一些網友還以為是自己的味覺有問題,吃不習慣,後來有人覺得這肉的味道實在是不對勁,就忍不住找到顧白,和他一說,顧白才發現這個問題。

顧白當時就找人幫他去買了一塊肉回來,挑了和網友買肉相同的時間,肉買回來,都不用做,顧白看看賣相再聞聞氣味就發現不對勁了。

如果說之前賣的肉是土豬洋豬混合的,那這後面賣的肉裏就摻了一些洋豬肉了,這豬是長的快,但是肉質粗糙,不夠好吃,價格還便宜,肉攤老板顯然是在以次充好。

顧白確定事情真相當天就發了一條微博,先是道歉,在這之前,雖然名氣值在提醒顧白,自己說的話已經不普通了,但是顧白還是沒有太大的感知,所以誇的時候也沒有太注意。

現在他才明白粉絲對他是真的很信任,所以他一誇,對方就跟著信任了商家,然後就提醒粉絲不要去買了,對方好壞參半。

而在顧白發了微博之後,那家本來生意火爆的肉攤一下子生意蕭條了起來,原本常來買肉的老客戶哪怕不怎麽上網,也從身邊的人那裏得知了這個情況,這下也不是很敢去買了。

畢竟價格貴就是指望肉的品質好點,結果肉品質差,哪怕最後吃出來了,找到老板要他還錢,那也耽誤事啊,還不如找別家安穩點,買肉也放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