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新的中郎將

蔡氏三老此時此刻,心中都是倍感憂慮。

蔡瑁成為了劉表的中郎將之後,蔡家在南郡的勢力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成為了僅次於劉氏的大族,而蒯家則是位列第三。

如今的蔡氏宗族,其族中產業在荊州可謂首屈一指,幾乎遍布南陽郡和南郡,而族中的私士數量也因為劉氏的扶持而大幅增長,雖然山陽劉氏所執掌的正規軍遠超於他,但蔡家私士的數量與其他宗族相卻可位居荊州第一。

至於在南郡所占有的田地,那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能夠有如今的成就,大部皆有賴於蔡瑁是荊州軍中自劉表和劉琦之下的第一中郎將,這可不是一般的軍階職位,雖然不是朝廷官方承認的,但在整個荊州,有將軍之位的包括劉表和劉琦在內,也不過只有五個人而已。

但一個族群發展的越快,所要面對的事情也就越多。

劉表和劉琦父子剛來荊州之時,麾下沒有勢力,只能憑借南郡本土的宗族和以黃祖為首的江夏一派扶持,若是荊州的勢力分布能夠一直保持如此,則以蔡氏和蒯氏為首的荊州宗族,日子必然會過的愈發舒服。

但很可惜,劉琦南下平定張羨,強占荊南,分四郡為七郡,並將山陽劉氏宗族人皆安置於荊南七郡,重重動作下,使山陽劉氏目下成為了荊州最大的宗族。

所以蔡氏目下的情況就比較尷尬。

他們勢力很大,但卻大不過劉氏,甚至是遠遠遜之。

為了保住目下第二宗族的位置,什麽事便要以劉氏馬首是瞻,不能有絲毫違逆。

這和歷史上的蔡氏在荊州的情況完全不同,歷史上的蔡氏,在劉表執政的這些年間,其實是一直在壓著劉表的,他們以第一宗族的名義制霸著荊州。

不同的時間線,不同的命數。

……

蔡氏三老看事看的比較透徹,蔡家家主對於荊州特別是南郡本土宗族而言,至關重要。

以三位老人的立場和角度來說,眼下還不能夠妄立,還是要看看山陽劉氏的態度。

畢竟劉氏壓著他們。

“聽說,劉鎮西已經來了府中,稍後若是碰見他,咱們不妨探聽一下劉伯瑜的言下之意,若何?”蔡誠低聲道。

蔡黎撫摸著自己的拐杖,道:“問題是,眼下襄陽之主乃是劉荊州,咱們不問荊州牧,而問劉鎮西……這事,是不是多少有些……”

蔡侗卻道:“某適才來時,聽成珪說,劉伯瑜適才曾言劉荊州病危……他既然敢放出這話來,怕是已經得到了劉荊州的授意。”

蔡黎聞言大驚:“難怪劉伯瑜陣前突然撤兵,原來是劉荊州病危……唉,荊州如今,可真是風雨飄蕩之秋!”

“也是惱恨這幾個有資格繼承家主之位的不爭氣,若是瓚兒和琰兒已過冠禮之年,定可在他們之上,可惜……還終歸還是小了些。”

蔡家之中,歷史上後來的兩千石郡守蔡琰和兩千石的鄢相蔡瓚,如今還不足雙十,尚未及冠,故而暫時還沒有被三老算在繼承人中。

“嗯……眼下還是先不要問了,看看劉使君的態度,說不定他心中已經有了什麽想法,畢竟德珪也算是他名義上的妻弟。”

就在三老弟聲言語商議之時,劉琦再次走進了廳堂。

而他的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份白色的縑帛。

是劉琦適才讓蔡覓替他尋來筆墨,為蔡瑁所寫的悼詞。

劉琦走到蔡瑁的靈位前,沉痛的將悼詞念完,篇幅較長,頗感人肺腑。

而一邊念的同時,劉琦的眼眸中則是再次流淚。

完後,他將吊詞放在火盆中祭奠,轉身對著眾人道:“德珪新亡,有些事本不當在這個節骨眼上告知諸位,只是眼下乃非常時節,曹操的兵馬雖退,但尚有孫堅和士燮在南方不曾退去,蔡德珪乃我荊州中郎將,一直以來都是助我與諸賊作戰,如今沒有德珪,我直如痛失一臂,但強敵不可不退。”

說罷,劉琦擦了擦眼淚,道:“德珪雖亡,其志尚在,蔡家尚在,蔡家中需得有人承德珪之志,保我荊州不受外地滋擾侵害。”

在場眾人,都是認真的聽著,心中暗自揣摩劉琦的用意。

他念完悼詞後,說打仗的事,還特意提到蔡家……是何企圖?

劉琦一邊抽噎一邊嘆息道:“眼下曹操和袁術雖退,孫堅尚在攻打荊南,嚴君病重,我不能輕離襄陽……前番在北地的軍中時,我曾與德珪詳談南面兩路強兵之事,德珪曾言若退了曹操願為我分憂,率兵南下,直入南境驅敵,但如今故人卻在旦夕間走了……唉,嗚呼德珪,不幸夭亡!”

說罷,劉琦轉頭看向蔡勳,道:“成珪。”

蔡勳站了出來,問道:“君侯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