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魏延的子午谷之謀

法正的話純屬臆斷,沒有任何的根據,但卻給場內眾人的腦海中敲響了一記重重的鐘鳴。

特別是劉琦,他心靈中受到的震撼很大,認真地低頭琢磨著法正的話中真意。

旁邊的一眾人等亦是紛紛開始沉思,卻有馬玄開口道:“孝直兄之言,多少有些誇大其詞了吧,據在下所知,韓遂乃是涼州叛逆,久與朝廷爭鬥,與董卓更是幾番相爭,彼此之間可謂水火,董卓想讓韓遂配合他誆騙世人……只怕韓遂絕不肯應。”

法正一邊笑,一邊自信地搖頭道:“伯常兄說的甚是有理,不過據在下所知,董卓和韓遂昔年雖然是屢次交戰,但其間並無私仇,董卓征討韓遂,也不過是奉朝廷之令平叛而已,這兩個人都是貪狼之輩,貪婪之人彼此間想要聯合,實在是太過容易了。”

頓了頓,卻聽法正繼續道:“董卓下轄的相府十三曹可替朝廷隨意的拜將封侯,光憑這個,想來就足矣打動韓遂了。”

馬玄聞言頓時語塞。

他一向也自籌是襄陽附近年輕士人中的佼佼者,論及眼光和謀略學識,絕非一般人所能及,但是近日見了法正,方知天下通曉謀略詭道者,實在是太多了,自己多少還是有些井中之蛙的感覺。

劉琦緩緩地從原地站起身來,道:“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耽擱了,陳王姑且不談,黃漢升和荀公達眼下都在其中軍,這兩個人於我父子,於荊州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棄之,諸位火速點兵,咱們擇日便出兵北上。”

劉琦的話說完後,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北上是北上,但這仗又該怎麽打?戰略目地又當何在?要取得一個什麽樣的戰果?

再說了,如果此番北上,那要面對的對手,可就不在僅僅是當初在南陽郡時,遇到的牛輔和張濟的西涼兵分支。

他們要面對的,可是董卓麾下真正的強大中軍!

董卓麾下的士卒數量,保守估計最少也有十五六萬,優良戰馬的數量更是以萬為單位計算,而劉琦目下能夠動用的士兵數量,加上剛剛在漢中招募的新兵,也不外乎三萬五千余人。

這仗,怎麽打?

劉琦來回看著在場中人,問道:“諸位,此番北上,我們並不是要取得多大的戰果,主要還是以救援為主,若是能將黃漢升和陳王平安的迎回漢中,便是勝利……至於這仗如何打,諸位有何高見?”

劉琦問完話後,只見年輕的魏延站了出來。

“文長有話說?”劉琦很是認真地道。

魏延道:“末吏有一策,想獻於府君。”

“文長試言之?”

魏延拱了拱手,朗聲道:“末吏願領精銳一萬,仿古之韓信,穿子午谷向東,不出十日便可抵達長安,乘董卓與韓遂佯攻於隴右,注意力在陳王身上之時,一舉攻克長安,若是得了長安,救下天子,則董賊勢必調轉鋒芒,前來奪駕,屆時便可替陳王和漢升公爭取到時間撤離。”

劉琦的嘴角掛著一絲笑容,他看著魏延,心中暗暗感慨。

不論是多大年紀,處在青年或是中年時代,魏延的想法還真是不曾改變。

誰能想到,子午谷奇謀,居然會落在自己的議戰桌案上來了。

對於魏延的策略,劉琦並沒有直說行或是不行。

他轉頭看向其余諸人,道:“對於文長之法,諸公有何見解?”

坐在法正身邊的孟達道:“末吏以為此策不妥。”

魏延轉身,皺眉看向孟達。

“子敬為何這般說?”劉琦問道。

孟達很是誠懇地道:“末吏是扶風郡人,早年求學之時,曾遍遊關中秦川諸地……”

這話不是吹牛逼,在這年代,很多士人子弟在成年之後,一般都會外出進行一番遊歷,他們一般會選擇距以自己家鄉為圓心的一大片土地往來走訪,少則一年,多則數載,這對於士林中人來說,也是一種精神和身體上的歷練。

孟達繼續道:“子午谷林密地險,兩側崇山峻嶺相聚,若從地圖上看,路程不過十日,但大軍行走,若無一月,恐難以出谷,董卓的兵馬旦夕而回,便是奪了長安,從子午谷回返漢中,怕是旦夕也會被西涼兵追上。”

魏延似有些不服氣地道:“閣下之言,未免太過謹慎,若是這般束手束腳,戰場之上,何時方能得功?”

劉琦忽然開口道:“文長,我們不是要與董卓爭長安,而是要救人,而且天子乃是萬金之軀,一旦在軍中遇險,非我荊州之人所能承受得起的,屆時必將獲罪於天下……此計太過懸險了。”

魏延沒想到劉琦竟然也會駁了他的計策,很是驚訝。

劉琦仰頭看向屋頂,心中暗暗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