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加蜀人的權力比重

太史慈不是愚鈍之人,更非莽夫,相反的,他是個徹徹底底的聰明人,從他當年在雒陽辦的那件事誆騙青州刺史信使的事情看,就足矣說他是個心思狡詐之人……心眼兒多著呢。

這樣的聰明人,是不可能不明白劉琦話語中的深層次含義的。

可既然明白,那他為何還要這般扭捏,表現出一副不願意去襄陽的樣子?

這是因為太史慈是明白分寸的……劉琦讓他去襄陽,是提拔他,重視他!他心中很是清楚,平心而論,他也非常願意去襄陽走更高的仕途,畢竟人活在世,誰都想做個人上之人,好好的幹出一番大功業,誰也不想庸庸碌碌的過完這難能可貴的一生。

去襄陽發展,很有可能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然話雖如此,可劉琦算是太史慈人生中的貴人,是讓太史慈走到今天這個高度的存在,也是他心中早就已經認定的英雄主公……就算是劉琦要讓他去襄陽,太史慈也一定要表現出不想去的樣子——這是主公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明哲保身之道。

聰明人,普遍都知道怎麽活才能活的更好,走的更遠。

聽完劉琦的一番誠懇話語之後,太史慈遂沖著劉琦長長作揖,道:“府君之思,慈甚明之,府君此法可謂是一舉兩得,既可讓慈在荊州走的更高更遠,而慈到了襄陽,亦是可以替府君守住一份襄陽中軍的基業,這是對府君和對慈都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

劉琦很是滿意的感慨道:“子義瞬息之間,便能想的這般通透,著實令人贊嘆,此去襄陽代替文仲業、非你莫屬。”

太史慈卻無絲毫得意之色,認真地道:“慈當初從劉繇麾下投奔荊楚,非為其他,實為府君爾,今既已經是得償所願乃遇明主,並不應再思其他,慈情願一生相伴府君左右,鞍前馬後供君驅馳……今若是去了襄陽,實非慈所願也……”

“既然是為我所用,那在我鞍前馬後和去往襄陽任職,又有什麽不同?子義,我們今後是要做大事的,難道還能一輩子膩在一塊不成?”劉琦開導他道:“大丈夫,便該做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休做小女兒態,莫讓我瞧錯了你!”

太史慈聞言頗是無奈的笑了笑。

“既然府君已是這般說了,那慈便只能領命了……慈在襄陽,一定盡心竭力的輔佐劉荊州,絕不讓那些心有歹意之徒對劉荊州不利,襄陽那邊若是有些什麽事,慈定然是第一時間派人告知府君,府君放心,有慈在,便有劉荊州在,也有襄陽的中軍基業在!”

“好!”

劉琦伸手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笑道:“先有黃漢升,又有文仲業,如今子義又前往襄陽任職,依我看過不了多久,子義便會成為咱荊州繼其二人之後的又一名將!實乃我荊州之大幸!”

……

又過了一段時間,襄陽那邊傳來了消息,說是劉表經過了認真的考慮之後,任命賈龍為上庸郡守,張衛為西城郡守,蒯祺為房陵郡守……而襄陽的重將校尉文聘為漢中郡守,即刻走馬上任。

這份任命在整個荊州的士族群體和官宦勢力中,都引起了不小的議論。

但議論的重點並不是在文聘身上。

畢竟文聘目下屬於劉表的心腹大將,由他就任漢中郡這個緊要關口太守之位,很是合乎情理,沒什麽可以議論的。

眾人主要談論的點是在蒯祺和張衛的身上。

這兩個人的身份實在是太低了。

一個不過是降將張魯的弟弟,而另一個就算是蒯氏中人,卻不過是蒯良和蒯越的一個子侄兒輩,無甚名聲威望,如何能夠擔當一郡之長?

但劉表偏偏就是這樣做了,也不多解釋。

眾人雖然多有猜疑,但面對已經板上釘釘的命令又能有什麽辦法?

大家最多也不過是嚼嚼耳根子,隨意發發牢騷罷了。

但明眼人卻都能夠看清當中的貓膩。

張魯雖然只是一名降將,但他畢竟是一教之主,其教徒遍布蜀中,天師教在民間的聲望太高,山陽劉氏初定漢中必須要給其好處,這是純粹的以利換利。

至於蒯祺的房陵郡守,也是山陽劉氏為了拉攏蒯家而所做出的好處,拉攏而已。

不過蒯家人那麽多,劉表不敕封別人為房陵郡守,單單拜了蒯祺這麽一個後輩……這當中也自然是有他的鬼心思,也是劉琦暗中提醒他的。

歲數大的都太滑了,不靠牢!也只是有歲數小的外放出去,屁都不懂,暫時沒甚威脅。

劉表的委任到了南鄭之後,劉琦也不耽擱,立刻按照劉表的指令讓這蒯祺,賈龍,張衛三個人分別前往治所上任。

而與此同時,劉表也派人寫給了劉琦一封密信,讓他派遣一名有能力的親將,前來襄陽助自己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