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誰言南陽郡望不能離間

看著典韋的表情,劉琦不由笑了,他認真的為典韋解釋起來。

“有些人要救,有些人不可救,但絕不能一個不救,如此恐惹荀攸等士人以及南陽士人的嫉惱,致使我荊州內部出現君臣不和之勢。”

“畢竟我父親現在主要倚重的,還是士族與清流黨人,做事不可做絕,所以今夜之戰,我們也得適當的去救一些門閥望族,以博取其依賴之心……況且有些南陽郡望就算是在今夜僥幸存活,但日後的處境也必然愈發艱難。”

“西涼兵搜牢,絕不可能是只搜牢一次,劫掠宛城周圍的郡望所獲的好處,對西涼人而言必然遠勝往昔,今後若是不搜牢郡望,只怕是再難獲得這般多的收貨……如無意外,牛輔今後想要收手只怕是很難了。”

典韋大概也聽明白了劉琦的意思,不過他還有一件事不理解。

“那府君為何執意要去救李氏?”

劉琦笑道:“南陽郡望之間,也是彼此存在階級關系的,像是陰氏這樣的望族,是站在南陽諸望的頂端,而南陽李氏這樣需要長年給陰氏上貢,甘為附庸的,則是屬於南陽望族中第二梯隊,這樣的門族,或許還是值得扶持一下的。”

劉琦的話,說的典韋雲山霧繞,不明所以。

什麽望族中的頂端,望族中的第二梯隊,典韋對於這些根本就理解不上去。

不過他也不是純粹的莽漢,至少他大概能理解的出來,劉琦眼下,正在實施平衡之策。

……

宛城周邊,圍繞著荊州軍,西涼軍,南陽諸郡望的爭鬥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另外一邊的博望之地,西涼軍,袁術軍以及太史慈和李典所率領的地字營和風字營的戰鬥,亦已經開始打響了。

圍繞著這些財貨輜重,三方互不相讓,誰也不肯退讓半步。

而作戰地點,則是發生在博望坡。

博望坡道路狹窄,山林茂密,大隊的兵馬很難在當中展開陣型優勢,特別是騎兵在這種險要的地形無法發揮實力,基本上沒有用武之地。

太史慈和李典等兩營兵馬已經占據了右側的山地,這是荀攸讓他們這麽做的。

荀攸的計策,是讓他們占據山地,然後用弓弩壓制住山下的西涼軍和袁術軍。

畢竟,眼下是三方爭奪輜重財貨,而且還是在博望坡這麽狹窄的地域,以三方目前的狀態而言,就這麽在博望坡內進行爭鬥,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玉石俱焚,財貨盡毀。

荀攸是一名能夠看清局勢的軍師級別人物,他不但通謀略,而且通軍略,是一名當世罕見的兵家。

他敏銳的捕捉到了此番博望坡內這場三方角鬥的問題關鍵。

勝利的關鍵,不在於誰能先搶奪下這些財物輜重,而是在於誰能堅持到最後。

荀攸在讓太史慈和李典占據了一側的山地之後,本打算再看看能不能占據對面的山地,但沒有想到,對面的山地,已然讓西涼軍的步卒給占據了。

這一點倒是荀攸極為驚訝,按照荀攸的想法,即使敵軍要強占山頭,也應該是袁術軍最先反應過來,寡於學術的涼州人不應這般睿智。

但涼州人和自己強占山地的速度和頻率,幾乎是同時!荊、涼兩方如今各依憑險要,將有利的地理位置各自拿捏的死死的。

荀攸本來就曾對劉琦表示過自己的懷疑,西涼軍中有高人,如今他心中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涼州軍中確實有高人,而且這個高人現在很有可能就藏在博望坡的西涼軍中。

現在三方之中,最為尷尬的一方就是袁術軍了,他們沒有強占兩方的高地,只是在博望坡內的中強行欲將輜重運送出谷……

這個方法最直接,目地最明確,但同時也是最愚蠢的……

他們已經成為了兩旁山坡上的荊州軍和西涼軍的活靶子。

荊州軍因為缺少戰馬,因而一直以來最為注重弓術,特別是太史慈還有黃忠這樣的弓術大家,更是給了荊州弓弩手目標和榜樣。

荊州軍的士兵的弓術,目下在各州郡的郡國兵中,不說最強,但足可稱之為名列前茅。

袁術軍在博望坡道路中的那些士兵,一旦開始行動,就會被兩旁的士兵用弓箭和箭雨洗禮,山道狹窄,袁術兵幾乎沒有可以躲避的地方,若不是西涼軍和荊州軍還都故意保存實力,等待著最後和對方交手的那一刻,怕是袁術軍此刻早就折損十之七八了。

但即使如此,袁術軍此刻在場間也是極為尷尬的存在,他們要打打不過,撤不舍的撤,只能在山道正中,依憑著那些輜重作為掩體,龜縮著一動也不敢動,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對方的箭雨給穿個體透。

而山體的西向,西涼軍的弓弩手在中郎將張濟的親自帶領下,居高臨下,西涼軍的士兵們一邊監視著山下的那些士兵輜重,一邊謹慎的防備著對面山上的荊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