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交鋒,師徒易位(第2/3頁)

這也合情合理,若非心有執念,沒點自個的堅守信念,誰又能年紀輕輕便在兆億人裏脫穎而出,成為至少橫壓一個星團的大學問家呢。

可越是這般少年得志,就越要挫其銳氣,才能令其迅速歸心。

“任重我問你,既然你對探究本質感興趣。那你對暗物質如何看?那是什麽?如何存在?如何產生能源?如何影響宇宙?”

楊米思果然一來就下猛料。

任重想了想,端起面前的透明水杯,往裏面倒進去一杯水。

隨後,任重又擡起手來,智能機器人按照他心中發布的指令送來一堆與水的密度一模一樣的彩色粉塵,將其灑進水中,再用手攪渾了一下,使彩色顆粒在水中呈相對均勻分布。

再然後,任重再將水杯放到一個定速旋轉的圓盤上,讓水杯自行旋轉起來。

隨後,由於液體和杯壁之間的摩擦力,裏面的液體開始裹挾著彩色粉末旋轉起來。

就在這時候,任重又往杯子裏投進了一顆磁動力自旋攪拌丸。

這攪拌丸被杯子底部的磁吸附鎖定在幾何中心點,然後又在電磁動力的推動下以和杯子自旋一致的速度開始自轉,帶動著裏面的液體和彩色顆粒開始以更快的速度公轉。

楊米思悚然起身,走到近前來,不言不語低頭看著杯子、水和彩色顆粒。

隨後他喃喃自語道:“假設杯子沒有自轉,那麽靠近中心位置的彩色顆粒的公轉絕對速度應該比靠近杯子邊緣處的顆粒的公轉絕對速度更快。因為水的力傳導需要時間,也會有損耗,攪拌丸對外傳導的力本身還得帶動著液體一起轉,就像我們的古盤星系一樣。”

“所以,如果只考慮可見星體和大黑洞的引力效應,那麽星系中心區域的恒星公轉絕對速度,就該比邊緣地區更快許多。可是並沒有這樣。包括南鄉星團與源星這些邊緣地帶的恒星,又被另一股力給推動得加速了。這股力,就是杯子本身自旋時,杯壁利用摩擦力給裏面的液體提供的推力。”

“所以暗物質就是這杯子,但只是以一種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知不到的方式而存在著。甚至還能再擴大化概念,這杯子根本不固定存在於某一個邊界處,而是分散開來,存在於整個星系中的每一處,就像我們人類生活在空氣中一樣。它對我們而言,就像始祖源星人看待空氣一樣。”

“我制造的暗物質吸附器吸附的其實並不是暗物質粒子,而是類似於光波一樣的暗物質波。暗物質也既有物質態的引力作用,也有能量形態。”

任重:“是這樣。至於它的分布規律,我們可以通過先按照經典引力理論去計算邊緣星區的星球理論公轉速度與實際速度之差,一點點去修正。我倒是認為,所謂的暗物質,其實就是引力。當引力被引力源釋放出來之時,就像光被恒星釋放出來時一樣。在可觀測物質相對集中的星系中樞地帶,這些引力因為相互擠壓傾碾而向外擴張,移動到星系邊緣區域。”

“但在星系邊緣,恒星和行星的密度降低。這些引力不再受擠壓而對外擴張,開始在邊緣地帶以更高的密度分布,並帶動著邊緣地區的星球以更快的速度公轉。同時,引力源在對外釋放引力時,也一直在損失質量。但為什麽引力源沒有因此而變得更輕,是因為它同時又通過吸附附近的其他存在物而補充了質量。”

“所以暗物質的分布規律,與可觀測物質的分布規律應該呈類似於拋物線函數的相關關系。在可觀測物質密度更高的區域,暗物質密度也較高,但在向外擴張時,暗物質密度會逐漸降低,直到最低點。然後繼續擴張,暗物質密度再次提升。當幾何點超過星系的外部引力邊界後,暗物質的密度開始不可逆地持續衰減,直到完全消失。”

楊米思問道:“那到底是什麽在給引力源補充質量呢?”

任重:“暗能量。另一種在宇宙中呈相對均勻分布,不斷擴大宇宙膨脹速度的物質。”

“你將它稱呼為暗能量?”

任重點頭,“是的。”

楊米思再問:“那暗能量被吸附之後,又如何補充?”

任重反問:“當一束激光照進宇宙,跨越無限遙遠的距離,不斷被宇宙微塵阻擋吸收,直至完全消失後,它變成了什麽?它的存在形態是什麽?”

楊米思:“熱輻射。”

任重:“那麽如果把光的概念替換成引力呢?在經過無限遙遠的距離延長之後,引力已經完全失去了拽動兩個物體互相靠近的能力,但卻能在微觀層面引發微觀粒子的細微顫動,它又是什麽?”

楊米思:“還是熱輻射,又或者,是一種制造震蕩的新的能量?因為微觀粒子在顫動之後,始終會回歸原位。同時它也會受到其他方向的引力的影響,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反而是讓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互相遠離,走到了引力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