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家

傅達對陳謙說道:“殯儀館的車來了。”

謝箐單腳踩上炕沿,打算上炕擡屍體。

傅達一把扯住她,“這麽多大老爺們兒哪就用得著你了,我們來就行。”

他力氣大,謝箐拗不過,麻利地從西臥房撤出來,進了東臥房。

這裏比西臥房邋遢,但組合家具也是新的,同樣沒有被盜的跡象。

放化妝品的矮櫃子上有一面帶框的鏡子,鏡框邊緣插著一張全家福。

全家福上的九口人笑得燦爛,除四名被害人外,還有一對中年夫妻和三個孩子。

大一點的女孩二十歲左右,和被害的中年夫妻站在一起;十四五歲的大男孩和另一對夫妻站一起,老兩口坐中間,老太太的膝蓋上坐著一個最小的男孩子,十歲左右。

鏡子前還擺著一個大相冊。

謝箐把全家福拿下來,用一只物證袋收好,又打開了相冊。

相冊第一頁主要是三個孩子的照片,老夫妻和兩對中年夫妻各一張——都是在照相館照的,很有儀式感。

老夫妻笑得很慈祥,一看就是性格很好的老人。

兩個中年男子在長相上有五成相似,一看就是兄弟倆。

兩個妯娌各有不同,被害人微胖,長了雙笑眼,看著喜慶;另一個苦瓜相,衣著鮮艷,手腕上還帶了一只銀鐲子。

幸福的一家人說散就散了,女孩子突然成了孤兒。

謝箐心裏難受,把相冊用另一只物證袋裝了,又在衣櫃裏翻了翻。

兩位老人家很樸素,掛起來的應季衣物就那麽兩三件。

被褥預備的倒是不少,而且都是新的,花花綠綠,面料柔軟。

其他櫃子裏裝的都是積攢的破舊東西,舍不得扔,就都留下了。

炕上鋪著兩套被褥,是老人起床時順手推開的樣子,然而它們的主人再也回不來了。

痕檢人員正在用刷子刷一只小皮包,皮包是癟的,裏面不像有錢的樣子。

謝箐把兩樣東西交給痕檢人員統一保管,離開東臥房,準備去門房瞧瞧,那裏有廚房,可以驗證一下被害人到底吃了什麽。

臨出門時,謝箐看了眼鞋架,上面放著兩雙皮鞋和兩雙布鞋。

她著意觀察過,四個被害人在室內穿的都是拖鞋,啞白色瓷磚上除了刀子濺落的黑褐色血跡,很少有其他汙漬。

她心道,這家人必有一個嚴重潔癖,不然這個年代的人沒那麽講究,這樣的平房一般都是穿鞋進出。

不過……兇手進來也換鞋了嗎?

或者,兇手光腳丫進來的?

謝箐帶著思考去了下房。

下房的碗櫃和冰箱也是新的,還有一張新的可折疊圓桌。

冰箱裏有沒吃完的青椒炒雞蛋,還有醬油泡著的小黃瓜。

垃圾桶裏還有一些魚刺和摘掉的油菜葉子。

洗幹凈的碗筷倒扣著放在桌子上,用一個紗布縫的罩子扣著……

“嗯!”有人清了清嗓子。

謝箐回過頭,見老幹部頂著門框站在門口,問道:“裝上車了?”

檀易點點頭,“可以走了。”

“謝謝。”謝箐看一眼水槽,上面黑紅色的血跡可以證明,兇手就在這裏洗了刀和手,開門離開,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那應該是一個心思縝密、膽大心細的人,年紀不會太小,中年人,可能殺過豬、宰過羊,如果本案發生了侵財,他對金錢的野心一定很大。

謝箐在心裏給兇手大概畫了個像,面無表情地與檀易擦肩而過……

已經九點多了,圍觀群眾只增不減,議論紛紛。

“雷炎這是得罪誰了?”

“他一個副經理能得罪誰,要我說啊,應該是謀財害命。”

“有可能。”

“對,聽說雷炎的媳婦在開發區的院子要拆遷了,不少錢呢,沒看兩口子又是冰箱,又是組合櫃的嗎?”

“太高調了,有錢也不該這麽花吧。”

“這話說的,好不容易有點錢,誰不想著改善生活啊。再說了,雷炎媳婦愛幹凈,不換才怪呢。”

……

謝箐一出大門,議論聲便小了許多,人們自動自覺地給她讓出一條通道。

她在眾目睽睽之下上了殯儀館的車,在關門的瞬間,穿行於胡同裏的夜風把幾句細碎的閑話送到了她的耳朵裏。

“臥槽,這小姑娘是法醫?”

“聽說穿白大褂的都是。”

“艾瑪艾瑪。”

……

殯儀館,解剖室。

四具屍體,需要四個解剖台,條件有限,索性就兩個兩個來。

案子本是豐安分局的,案情不見得復雜,豐安分局也未必破不了案子,之所以驚動市局是因為一下死了四個人。

陳謙快退休了,沒什麽上進心,直接把活兒推給趙法醫和韓峰。

他讓謝箐填寫屍檢表,自己則拿個相機固定證據。

韓峰愛表現,技術也不錯,下刀穩準狠,很快就打開了老年男性死者的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