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專輯(第2/2頁)

“我努力。”季晏深吸一口氣,表情也越來越嚴肅。

“是可以,不是你努力。”陸葦拍拍季晏的後背,“支棱起來。”

季晏比了個OK的手勢。

他捧著歌詞,手指輕輕叩著桌面,從第一句開始慢慢唱,他有一遍調起得比較高,到了副歌部分靠吼都很難吼上去,可又不能太低,他需要一種更自然的感覺。

《飛天》這首歌本質上還是四平八穩的,很有“翼”的風格。

因為他們是組合的成員,每個人都承擔著演唱的職責,不像“藍色”只有寧蔚一個主唱,所以寧蔚的表演既可以熱烈又可以瘋狂,在舞台上肆意展現著,而“翼”盡管也有熱烈的時刻,但整體來說,他們的演唱都是偏穩的。

配合是每一首歌的核心。

季晏捂住耳朵,口中念念有詞,實在有阻礙的時候,他跑到錄音棚裏,一遍遍唱,一遍遍聽,唱到嗓子都有些啞了。

他從不介意在唱歌這件事上花費更多時間。

事實上,不僅是他如此,“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

《飛天》這首歌陸葦駕馭得已經足夠好了,可對方依舊在一遍遍練習,陸葦在嘗試著達到自己最好狀態的同時和其他人實現完美配合。

謝鳴軒則在挑戰著高音,這不是他擅長的音域,可他也沒想過擺爛或是依靠其他人的高音蒙混過關。

方嶼在追求更穩定的狀態。

就算練習本身很辛苦,但這種時候,季晏從來不是孤獨一人,相反,他的隊友們比他更努力,這群人一直一直激勵著他,讓季晏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覺得自己能加入“翼”、能成為“翼”的一員、作為這群人的夥伴真是太棒了。

“季晏,別走神。”謝鳴軒拿出筆,準確無誤地點出了季晏剛剛出了差錯的地方,其實那點差錯不認真聽根本發現不了,可謝鳴軒就像魔鬼一樣,哪怕一丁點的疏漏他也能聽清。

“知道了。”季晏點點頭,繼續下一遍。

“這一遍好一點了。”陸葦低聲道,“繼續練下去的話,後面應該沒什麽問題了。”

“關鍵還是現場。”方嶼道,“現場至少要能飆出來。”

“嗯。”

對“翼”來說,每一張專輯的每一首歌其實都是挑戰,可能歌迷們覺得簡單,或者誇“翼”的演唱是“行走的CD機”,但事實上,像《飛天》這種偏高的曲目是謝鳴軒的弱勢所在,但如果是rap或者節奏輕松的歌,陸葦的演繹就不如謝鳴軒和方嶼,每一首歌都有不同的風格,在錄音前,“翼”幾人都會一遍遍地討論,先確定歌曲本身的風格,再去加強各人所擅長的部分,彌補不擅長的部分。

“好累。”

一到休息的時候,季晏就很想癱下來,讓已經僵硬的大腦停止運轉。

“我也好累。”方嶼癱在季晏旁邊,踢了季晏一腳示意他讓出點地方,可季晏連手指頭都懶得動,最後還是方嶼推了他好幾下,他才小幅度移動了一下。

“來,吃點東西。”

謝鳴軒分給他們兩支山楂棒——最近他們開始從兒童食品區挑零食了,不得不說,小孩子的零食大多做得比較好吃,看起來也更健康。

“我想啃雞爪,想喝可樂,想看動畫片。”季晏叼住山楂棒,“想過快樂的肥宅生活。”

“別想了,我們還有可能,你嘛……”

“求別說。”

季晏確實是“翼”裏最忙碌的一個。

最近就算《山與海》這張專輯忙得他快冒煙了,他還有一份推不掉的工作——今年的長空獎頒獎典禮。

長空獎和華藝獎、星影獎的報名時間不同,華藝獎和星影獎都是以年為節點,把獎項頒給上一年度上映的電影,長空獎的提名則將時間節點確定為頒獎典禮舉辦前60天,在頒獎典禮舉辦前60天以及之前一年上映的影片都可以報名。

《消失的殺機》為季晏報名了最佳男主角獎,為何慶和於倩分別報名了最佳男女配角獎,電影剛好卡在了報名的時間點上,再過段時間就趕不上長空獎的報名了。

在長空獎的歷史上,也發生過一些電影為了入圍提名,緊急提档上映或者撤档的情況,當然,這些影片的類型多為文藝片,在票房上很難有所建樹,只能寄希望於諸如長空獎這樣的重磅級獎項,憑借獲獎或者提名累積的口碑翻身。

當然,季晏暫時還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入圍提名,不過就算沒有入圍,他也將以頒獎嘉賓的身份出席這一屆頒獎典禮,如果他想繼續提名的話,多少還是要給主辦方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