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主愛世人(第2/3頁)

悟子有些感興趣的想,Sivnora好像是彭格列二世的名字,雖然未來會推翻Giotto自己上位,是個激進派,但據說二世的火焰是憤怒之火,跟巴利安BOSS一樣?有點想見識一下。

“那我走了,A presto(回頭見)~”

“給我回來!”G手疾眼快拽住他衣領把他撈回來,“不準引人注目,不準引發事端,看過就立即回來聽到了嗎?”

“好的媽媽,是的媽媽。”

G氣的鼻子都歪了,沒見過這麽貧嘴的小孩!可惜悟子早溜走了,Giotto在旁邊笑個不停。

G氣勢洶洶:“你就好好慣著他!你這家夥,有小孩肯定是溺愛過頭養出廢柴的類型!”

Giotto汗顏:“別這麽說G,太過有真實感。說不定真是這樣,我可能不擅長帶孩子,以後有孩子的話,還是應該請個家庭教師。”

G:“也別這麽真情實感的思考那麽遙遠的事,你連女朋友都沒有!”

Giotto立即一臉嚴肅:“我們準備一下去見少校吧,G。”

G感覺自己真的可能有點像媽媽,誰特麽還要操心青梅竹馬的婚姻問題,簡直了,唉。他好擔心Giotto就這樣單身一輩子,戀愛都是自私的,玩玩而已的對象很好找,但問題是結婚對象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哪裏能找到可以容忍這家夥以彭格列為家,總把幫助他人放在第一位,甘願天天獨守空房的女性?那得是聖母在世吧?

“見面的地點是雙方協定的地方,但我擔心軍方會有提前布置人手,還是應該帶些人,Giotto。”

“不用,如果只有我們兩個,遇到麻煩也能闖出去,帶太多人反而累贅。”

“說的也是,那就走吧。”

……

…………

悟子來到教堂,讓人驚訝的是,之前的混亂完全沒有影響到教堂內部,或許是之後神仆們又勤勤懇懇的收拾過了?

他還是第一次來教堂,上一次去宗教場所還是夏油傑的星盤教,那邊跟這裏的感覺不同,雙方的格局上就差了太多。

莊嚴肅穆,內部高聳空曠的教堂給你帶來一種意識直通天際的錯覺,懸掛在最高處的十字架,以及更高處天花板上的壁畫——內容是捆綁在十字架上的神之子,在彩色玻璃的與大量燭光的映照下,帶來一種端莊又沉重的肅穆感。

悟子基本沒看過什麽宗教書籍,對於上帝跟聖經什麽的也只是一知半解,通過別的書籍側面了解過一點,他正以奇異的目光打量著神靈在宗教中的形象。

在完全不知曉聖經故事的他以第一印象來看,這應該是一種……自我犧牲與奉獻?是歌頌這樣的精神嗎?

悟子揣測著設計如此一個神學形象的人的想法。

無論宗教在這個國家變成了何種形態,是不是如同斯佩多所說,成為國家獨立主權的桎梏,最初建立這個宗教的人,肯定想歌頌類似這樣一種精神,所以才有這樣一個神子形象。

“抱歉,這幾天教堂不對外開放。”納克爾神父走出來,很顯然他沒有認出悟子,“最近局勢比較混亂,請盡快回去。想要對主禱告,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無需拘泥於地點。”

“來這裏禱告的人,都想得到什麽?”悟子好奇的問,“就算告訴神自己的想法,世上有這麽多信徒,神也不可能一一回應的過來,大家一起禱告,在神聽來難道不是亂糟糟的雜音?人們為什麽要聚集在一起向神禱告?”

能讓自己生活變好的不是只有自己嗎?向神靈禱告又有什麽用處呢?還有……

最讓悟子驚訝的是,一般來說這種充斥煩惱跟執念的地方,應該有大量咒力堆積,最終形成名為特級咒靈才對。島國很多名為土地神的存在,其實都是特級咒靈。但在教堂居然沒有這樣的現象,這裏甚至沒有任何負面能量殘留,精神力以一種極為穩定的正向形式存在。

就好像被過濾過一次篩掉雜質,只剩下純凈的能量殘留在教堂之中。類似一種精神印記,信仰的力量或者神力,極為的接近人類的死氣火焰,卻又有些微妙的不同,它能脫離人體在場所中客觀的長期存在。

‘集體精神印記’,這是悟子唯一能想到的描述。將很多人的精神力,以某種手法,或許是聖經,或許是唱詩,或者是別的什麽,保持在統一的步調上,再烙印在這個空間。竟然有這種存儲能量的手法,太奇妙了!難道這才是真正的宗教性質上的‘凈化’?跟驅除咒靈完全是兩類不同的概念!

“我們向主祈禱,不是為了獲取主的幫助。主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公正的對待我們所有人。我認為,祈禱是為了自證內心,向主表明自己的決心與信念,通過不斷堅定自身,繼續執行自己的理念,最終達到主所指引的未來。”

納克爾神父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