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結局

範玉真的自我落敗,讓鄭豆娘忍不住道:“這麽快就放棄了,這可怎麽是好?”說來也是松了一口氣。

有範玉真橫在前面,她很難往上,不管怎麽說,雖然她和先皇後關系更好,但是範玉真是先皇後名義上的表妹,還是有名的才女,皇上說什麽詩詞歌賦,她都能接上,且相貌在宮中也無人能比擬。

更重要的是還有二子傍身,不過是一時沒有做上皇後,竟然就想不開出家了。

那個夏皇後不著四兩,雖然在那個位置上,皇上不過是圖個新鮮罷了,天長日久的,就皇後那愚笨的樣子,也不得喜歡。

深宮磨人,要有大毅力才行。

瀚海公府雖然因為範玉真出家有些灰心,但是對範玉真的五皇子和六皇子還是私下接觸,尤其是五皇子已經能去上書房了,他們給上書房的先生都私下送了厚禮,方惟彥這裏都有。

但蜜娘就道:“非嫡非長,想也不可能,當初還不如運作一下,能讓德妃封後。”

方惟彥笑道:“瀚海公府子嗣單薄,人丁單薄,偏偏還有些勢力,承恩公府則是無利不起早,和鄭妃混在一起,皇上恐怕是兩邊都不喜歡。”

“真要我說何必呢,都已經位極人臣,富貴至極,還要想著更進一步,也太不知足了。”再往上一步,不是得幹翻皇帝了。

聽蜜娘這般說,方惟彥道:“天下之人的欲望是最難填的,就像有些商人,已經很有錢了,但卻仍嫌棄不足。但天下之財不可盡,天下之祿也不可盡。”

說罷,他又看了蜜娘一眼道:“但那是普通人,若是蜜娘,事事都盡。”

蜜娘哈哈大笑:“方郎謬贊,方郎謬贊。”

夫妻二人自此倒是把範玉真的事情拋開,到了中秋前夕,方惟昌自遼東回來,俞氏特地來府上送了一盒人參。

遼東產人參,聽聞方惟昌在那邊雇了不少參農挖的。

“大嫂,怎麽送這麽多來,你們家裏不要用麽?”她奇道。

隨著方惟彥升了禮部右侍郎,俸祿其實也算不得多高,但是折色之物頗多,有不少香料香片,她存一些,還有其他的都分送給各房。

俞氏笑道:“我這也是投桃報李,平日裏四叔也沒少照拂我們,我們家的幾個哥兒時常過來,我們大爺都說勞煩四爺照拂良多呢。”

方惟彥主持了順天府的鄉試,本人還是禮部春官,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再方惟昌的兩個兒子在申家讀書,他也沒什麽芥蒂,照樣接他們來參加宴會,長輩們有齟齬,但下一輩又沒什麽大仇怨。

就連敏哥兒都讓他們過來,鄉君也無不感激的。

這樣的事情俞氏自然會寫信告訴方惟昌,方惟昌以前和方惟彥關系差不多表面兄弟,但他也不是蠢人,他兩位親兄弟老二是個狠厲之人,老三則百無一用,老四自己掙前程,但的確是個宅心仁厚之人。

他在遼東,因為有個做京官的兄弟,旁人不少因為這個高看他一眼。

畢竟東安侯早就退了,雖然在京中有些影響力,但大雍以文禦武,文官是能節制武官的,大家表面上看不屬於同一派,其實千絲萬縷。

更何況,禮部雖然比不得吏部戶部,但是但凡禮部的官員,入閣的可能性很大。

方惟昌如今人至不惑,方才明白家族的重要性。

就像他女兒嫁給了大皇子的母家,他自以為站隊大皇子,殊不知皇帝直接把庶妹嫁給了二皇子,東安侯府幫哪個也不好。

其實這等做法,也算是在敲打他們。

方惟昌也是做過多年世子的人,大抵也知道些眉眼高低,再有朝中有人才好辦事,他何苦得罪方惟彥。

因此才有如今這麽一遭。

蜜娘打開盒子,只見這些人參的確品相極好,才道:“既如此,我也不好拂了你們的意,就此笑納了。倒是我前兒得幾匹蜀錦,你知道我的,本就不是個歡喜出門的人,一時穿不上,嫂子若不嫌棄,我就送兩匹給嫂子吧。”

這蜀錦經緯比例恰當,圖案清晰,色彩豐富,花型飽滿,十分精美。

俞氏推辭了一番,蜜娘則是堅持要送,兩下推扯一回,俞氏這才收下。

其實俞氏除了沒有孩子,其余倒好,申氏的兩個兒子也是讀書人,讀書人最重孝道,即便心裏不當俞氏是親娘,但是禮法上還得敬著。

禮法有時候比其他還要重要。

就像方惟時當初想害方芙蓉,但是沒想過要對徐氏如何,害一個有瑕疵的寡姑無所謂,但徐氏是他們名義上的母親,那被發現了,下場可不止如此。

待俞氏走後,蜜娘讓人把人參收好,人參是好物,真正病的時候拿出去補氣倒好,平日反而不用,補的太過,也未必是好事。

春桃就道:“如今咱們四爺成了少宗伯,不管親近的還是不親近的,必然都上門來,您的應酬也多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