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二更

經此一出,四人中隱約以蜜娘為主,這番手段震住了眾妯娌,下人們也是更服氣,但她沒有自傲,反而矜矜業業的辦事,還多做了許多好事,下人們尤其是女人要看女人病,是很羞於啟齒的,她從外請了個女醫婆進府。

其實這女醫婆也並非什麽名醫,但因為同是女人,方便看病,很多難於啟齒的病,對女人大家就沒那麽忌諱了。

尤其是近來很忙,又下著雪,天氣冷,不少人就是生了病,也懶得麻煩,只能熬著。

但有醫婆在,婢女們下了差事都願意去。

看診不用錢,藥方可以自己去外頭抓,這就方便多了。

一時,蜜娘威望大增,尤其是內宅女人頗多,連春桃也去看過一次,她自從生下孩子之後,經期就不準了,自己胡亂吃過紅棗枸杞飲,蜜娘當時還把別人送來的阿膠給她吃過,仍舊沒有調理的太好,要不就是過多,要不就是過少。

其實也只是婦科小病,略微吃了幾幅藥,春桃就好多了。

但是這種事情,她們對於男大夫就很難開口了,年紀大一點的老大夫還好,若是年輕些的,更覺得不方便。

春桃很是高興,不免道:“四奶奶此舉是德政,只是這醫婆只雇了一年,大家都說若是四奶奶您當家就好了。”

“我也只能如此了,侯府因為老太太的喪禮耗費頗多,都想節省,但殊不知,請個醫婆來能耗費幾個錢,比起再買人進來,耗費是最少的,但許多人想不到這一成,我既然管著一日,就做一日事,絕不會知道也當不知道。”這是蜜娘辦事的宗旨。

別看常雨珠顯赫的很,也不過是改手裏現成的規矩,但是這種改規矩,無非就是互相檢舉揭發,時日一次下人們還是照樣,反而分化下人,長久看來並非是長久之計。

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所存在的問題,侯府所有的弊病在於要不要再維持所謂的架子?之裁剪下人,各房還是奢靡,那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再有侯府是棄武從文,還是以武為主。

翁老夫人過世後,問題就更嚴峻了,申氏的倆個兒子都準備從文,庶子還小暫且不論,二房被開除族譜,三房鄉君早已表明要從文,四房她們家更不必說。

至於世子方惟鈞夫妻如何想的?

估計他們自己都是糊塗的,只想著眼前這點利益。

蜜娘此舉也給了方惟彥很大的啟發,為官作宰的人,想的都是自己的政見如何得到實施,但是若一時並不能直接實現理想抱負時,也不能碌碌無為,照樣可以做好事。

至於常雨珠如何,也不在蜜娘的考慮範圍內。

經過她的一番手段,至少常雨珠現在不敢明目張膽的如何了。

更何況此時也有大事發生,宮中太後已經催促皇帝立後了,今年正逢大行皇後故去,太後下懿旨吩咐采選女子入宮。

東安侯府因為守孝,自然是無女子進宮,但是東安侯府沒有,不代表東安侯府的姻親沒有,就如東安侯長女,也就是方雅晴等的大姐,遠嫁山東的大姑奶奶方雅貞的女兒。

方雅貞嫁的是名將之子,其夫襲了山東萊州指揮僉事。

這次方雅貞一是為了祖母過世回京吊唁,二也是送女兒進京參選。

後位空懸,誰都動了那個心思。

方雅貞出嫁後,徐氏方才嫁進來,她年約三十五六,因在翁老夫人靈前大哭了一場,眼睛腫的跟桃子似的。

徐氏身體抱恙了幾日,倒是緩了過來,在靈前做孝子賢媳狀,哪裏有功夫迎接一個庶女歸寧,遂讓兒媳婦們陪著。

蜜娘心道,若說像前世常雨珠這樣父親身份高,能找關系推薦直接入宮,皇帝也會給這個體面,認為大臣們對自己的忠心。

但余者如千戶之女,或者是指揮僉事之女,這些雖然也出自官宦人家,但三品是個坎兒,沒過去的,就沒那個體面,還得老實參加選秀。

“大姑奶奶,你別哀損太過。”俞氏勸道。

常雨珠也很是關心的樣子,她向來在外表現都是如此,尤其是她臉生的圓,很容易給人好感。

方雅貞不免道:“多謝二位弟妹寬慰,老太太這一去,我天天夢到她老人家。當年承歡於祖母膝下,現在想起實在是共度天倫時日太短了。”

這話就很胡說了,翁老夫人養在膝下的就只有方惟彥和葉佳音,對方雅晴都非常一般,以前方芙蓉大歸時,對方雅晴十分不客氣,翁老夫人都很縱容。

她可不是看重孫子孫女的人,之所以養方惟彥,一來時想拿捏當初的徐氏,二來也是想親上加親。

能替方惟昌兄弟三人娶妻,多半也是為了怕填房徐氏鬧事。

怎麽可能會把東安侯的庶女養在膝下?若真惦記,逢年過節,她老人家可是從來沒有提起過。

不過,蜜娘沒心思管著方雅貞如何了,因為她覺得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按道理說這輩子她沒有進宮,範玉真進宮了,而且範玉真的妃位等級還比前世的她高一級,又有皇子在手,聽說皇子也頗為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