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5/7頁)

他琢磨著,就派人傳內閣來議政。

而戶部尚書此時已經震驚到不能言語,先前是聽人說過,這挖井一事,還是太子孫所言。

在剛開始沒有大旱的時候傳出來,大家雖然不敢議論太子,卻也都在說,太子爺年歲雖小,卻挺有主意。

這自然是貶義的,三歲半的小兒,懂個什麽,也就萬歲爺縱著胡鬧。大家嘴裏不說,心裏卻在想,這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太子殿下未來堪憂。

然而沒等嘀咕幾個月,這大旱就來了,還是水井救了周邊百姓一命,地裏雖然旱,可一天能在早晚澆上一瓢水,就是好的。

眾人交口稱贊,都說太子爺乃救世之主,這話也不敢明說,只暗地裏傳。

如今聽他小小的奶團子,說什麽做聲音,雖然稚氣滿滿,但大人依然有大人的思量。瞧著不著邊際,卻是如今最好的法子了。

天馬行空神來一筆,太子爺的未來,戶部尚書覺得自己有些不敢說了,這麽聰慧的子孫,便是他,也會日日捧在手心裏嬌寵,逢著事,也要問上一句兩句。

怎麽不是他的崽,想想自家的子孫,戶部尚書胸口就堵了石頭,沒人家明聰,沒人家好看,沒人家機靈。

人比人得扔。

他眼饞的看著太子。

口袋裏沒錢,自然要開始賺錢,如今三藩已經是被拔了牙的病貓,翻不起什麽風浪來,而鄭經處,也以號“監國世孫”。

他琢磨著,是到研究搞錢了。

既然話頭是胤礽提起來的,他便讓他也跟著聽政。聽著大家討論,說什麽的都有,康熙就笑著問胤礽:“你怎麽想?”

“剛開始,便以衣食住行開局,先做利坊再做義坊,等京城摸索出來,再鋪開大清。”

古時的人文習俗,和後世不同,盡數照搬,他也擔心水土不服,先試點才是最好的法子。

康熙:?

眾臣:?

被個崽崽比下去了,他們商討了半天,都是從微觀面出發,不曾想太子從宏觀面來說,確實如此。

誰也少不得衣食住行,最快的切入點,也是最好的切入點。

“把皇家技藝拿出去賣,也不是不行。”胤礽覷著康熙的神色,試探著說:“就像是明朝的鳳冠霞帔,如今尚且是佳話。”

康熙和眾臣沉默了。

皇家自然有皇家的威嚴,若是拿出去賣給百姓,那如何使得。

“搞錢哦。”他默默的來一句。

康熙忍俊不禁,捏捏他頭上的小揪揪,笑著道:“再商議,寧肯遲些,也要足夠完善。”

畢竟推行下去,若是能賺錢自然是好,若是不成,輕則掉血掉肉,重則傷筋動骨,這大清經不起。

胤礽乖乖的坐著,沒說話。

畢竟要順應大清時局,自然不是他嘴巴一張一合就能敲定的。

他琢磨著,把康熙晚年的一些政策搬到這時,應該也是可以的。畢竟很多政策確實惠民。但今天提了利坊的事,都夠皇阿瑪琢磨的了,他還是不要再為難他。

這麽一想,又覺得好玩,他要搶了皇阿瑪的功勞,把大清拱火的更繁華開放些,這樣等他被圈禁了,就可以美滋滋的躺平吃吃喝喝,爭取讓老四對他好些,那豈不美哉。

“嘿嘿。”他笑。

康熙:?

笑的跟偷油吃的小老鼠一樣,想什麽壞事呐。

眾臣也跟著會心一笑,自家這麽大的崽,整日裏還被捧在手心裏哄,但是太子已經能議政了。

就算童稚之言,但人家好歹知道點譜。

不像自家,恨不得還在哄著吃奶。

“臣等告退。”

隨著眾臣告退,康熙就拎著胤礽的小臉蛋笑:“真給朕長臉。”

他整日裏憨吃憨睡就知道氣人,但拎出來的時候,也能條例清晰的說出一二三。

比他老子強。

“保成真棒。”他忍不住誇。

“那五顆糖?”胤礽雙眸亮晶晶的看著他。

“什麽?朕忽感耳聾,聽不見。”康熙回。

胤礽:QAQ

“皇阿瑪壞壞。”他生氣的一哼,背起自己的小書包,扭頭就走。

真壞壞。

嘴巴裏誇別人,連顆糖果都不給吃。

康熙忍俊不禁。

胤礽直接去給自己的小菜苗澆水了,立在桃花樹下,看著大大白白的桃子,饞的口水都流出來。

“快快熟叭。”他等不及要吃了。

爬上樹枝,他伸手捏了捏,就見桃子硬硬的,顯然是不能吃,但桃子尖染上了粉色。

應該能吃了吧。

他不確定的想。

“啊嗚。”他沒忍住,對著那顆桃子啃了一口。

甜甜脆脆的口感,讓胤礽的眼睛瞬間亮了。

“皇阿瑪~”他小心翼翼的又啃一口。

康熙聞聲出來,笑著問:“怎麽了?”

就見胤礽正趴在樹上,他張著小嘴巴,努力的去啃樹上長著的桃子,跟小金絲猴一樣,又皮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