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敵當前

青銅鼎一般由幾個腳或者是三個腳組成,上方鼎身成方形或者圓形的容器,其容器與下方的腳之間都會有明顯的空隙。鼎是一種炊器,用來烹煮食物的,鼎身下方的間隙就是添加柴火用的,只有足夠大的間隙才能讓火燒的越旺。

但這口鼎的造型與其它款式確實不同,它的四只腳並未托起鼎身,而僅僅只有短短不到十公分,勉強也就起個裝飾作用。

葉秋攀爬上去後只見裏面黑乎乎的一片,查文斌打了個火折子丟了上去給他,只見那鼎裏果然有問題,正中的位置有個臉盆大小的中空。

查文斌道:“無路可走了,只能試一試了。”說罷他就用繩子把自己的胳膊和葉秋的腳腕拴在了一起道:“這樣就算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們也不會散了。”貼著那光溜溜的青銅鼎,查文斌深吸了一口氣屁股一斜便滑了下去,捎帶著身後的葉秋同樣一並跟著,一前一後就都滑入了那個中空處。

在那裏,他們感覺自己就像是坐上了一趟滑滑梯一般,不停的來回彎曲撞擊著四周的銅管,雖然感覺這段路真的很長。但因為速度太快前後也就是一瞬間,二人先後就被甩了出去。

一落地便見眼前一片綠油油的,葉秋立刻抓起一把雄黃石,但卻見這些綠點一直在上下緩緩的漂浮著。查文斌按住他的手,拿著火折子往前走摸索著爬了兩步便摸到了一根尖刺裝的東西,低下頭去一看,原來是幾根散落著的肋骨。

“是鬼火。”他見地上有幾段朽木,便順手撿了兩根遞給葉秋,後者脫下衣服卷了上去又做了兩個簡易的火把,二人這才得以看清眼前的一切。和一般的春秋墓不同,這裏不存在夯土層,而是選擇了掏空山體的模式。

腐爛的木頭,殘缺的人骨,這些東西一眼竟是看不到頭。這些人骨大多都已經呈鈣化狀,和大地融為了一體,只剩下粗壯的腿骨和顱骨還比較容易辨認。這些骨頭的四周也都散落著大量的朽木,從形狀上看,應該是當年下葬時的棺木,但多數也都已經坍塌。

隨候胥的時代還是先秦時期,那個時代各地大抵都還遵守著周制,屬於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而奴隸制和封建制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分,奴隸制的諸侯王往往在下葬的時候會有極其多的陪葬者。

諸侯們在死後還要享受生前的排場,於是那些可憐的下人們會被成批的處死,以在死後繼續服侍生前的主人。這種殘忍的殉葬制度一直持續到秦始皇登基後,才在李斯的提議下改用陶俑的辦法代替,所以殉葬制也就成了奴隸制與封建制最為明顯的一個區分。

而在鑒定這塊,葉秋是個中好手,他很快就發現這些人的顱骨上都有明顯骨折的痕跡。

他說:“這些人都是被鈍器擊打後腦致死的,你看這具遺骸,手臂向前伸開,面部朝下,這說明他被放進棺材裏的時候還沒完全斷氣,試圖掙紮著從裏面跑出來,但是很可惜……”

“我還一直奇怪為什麽沒有發現殉葬坑,原來是這在這裏。”查文斌道:“這就好辦了,一般殉葬坑都會在正主的不遠處,也之後這樣才能讓這些亡靈能夠繼續服侍他的主人,我想我們已經到了真正的目的地了。”

過了這片屍骨茫茫,再往前又是一片車馬器,碩大的車輪配件散落一地,馬匹的骸骨清晰可見,這也進一步讓查文斌的判斷得到了驗證,再往裏就是一道石制的墓門,兩邊的空間在這兒也急劇開始縮小,而遠遠的便見那門口處“站立”著一個身著鎧甲,手持長兵的守衛,而墓門出於意料的也是開著的。

沒有像想象中那般遇到什麽復活的場景,那只是一具殘缺的窟窿,查文斌相信,哪怕是他們走過去邁的步子大一點,都有可能讓這個忠誠的衛士就地解體。二人舉著火把輕輕繞過這道敞開的門,裏面又是一條狹窄的墓道,墓道的兩邊盡是這樣的守衛,他們兩兩面對面的站立在墓道的兩旁,全副武裝,通過那些銹跡斑斑的兵刃仿佛還在訴說著生前的赫赫余威。

而在這墓道裏的地面上,一道道的“S”形痕跡已經說明了一切,這裏就是蛇群通過的地方。

走近了這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這些兵甲的後背上都有幾根鐵環與墻壁相連,與其說他們是站在這裏的,還不如說是被掛在墻上的。這些士兵的面部並不是光禿禿的骨頭,相反還有一層黑色的皮質黏在上面,更像是一具具的幹屍。

查文斌感嘆道:“人啊,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之私,明知道是個擺設,卻也要讓這些年輕的生命為自己陪葬。殊不知,這麽做,除了徒添怨氣之外,只能是給自己留下後世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