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兩位皇後

雍正十九年這一年,宮裏多了兩位皇後的神位。

其實十八年的新歲,宮裏就過得小心翼翼的——都說老人難過冬,太後娘娘正是於雍正十八年的冬天起開始抱病不起,到了臘月裏,已算得上藥石罔效病入膏肓,太醫院的太醫們天天在慈寧宮紮堆號脈開方,但也只能給皇上叩頭請罪,口稱臣無用。

臘月裏,敏敏在榻前陪伴時,太後娘娘有些時候就認不出她來,只是拉著她的手悄悄問她:“出嫁了過得好不好?”

敏敏還未嫁人,太後娘娘是錯認了人,牽手掛念的是她唯一一個長大嫁了人,卻早已過逝多年的女兒溫憲公主。

好幾次太後都催著‘溫憲’快走,只絮絮道:“佟佳氏是皇上的外家,一向最得你皇阿瑪看重,你已蒙恩旨不必撫蒙,又嫁做他們家的媳婦,便要孝順長輩,多在夫家用心。額娘這都是小病,你怎麽又不顧規矩進宮了?”

太後第一回 認錯的時候,烏雅嬤嬤想上前勸解太後這是孫女,卻叫敏敏攔了,只順著太後顛倒糊塗的話應和著。

太後推她走她也就順從起身走出暖閣,就在側間看著藥。

而太後清醒過來的時候要見孫女,敏敏再過去陪著。

有一回太後剛醒過來時,是難得清楚的時候,就跟烏雅嬤嬤嘆息道:“可惜哀家是看不到敏敏嫁人了。”

敏敏眼淚不由就掉在溫著藥的銅吊子上,燙出了一縷裊裊白氣。

皇祖母只有背地裏才會這樣感嘆,在皇阿瑪跟前皇祖母從來不這樣嘆息,甚至還囑咐了皇阿瑪好幾回:“哀家身子自己知道,皇帝切不可覺得哀家見不到敏敏嫁人會抱憾,就急著將孩子嫁出去。公主還不比皇子,親事最忌匆忙,要挑一個人品厚道的男兒才成。且千好萬好也不如在家裏好。你們多留她兩年是正理。”

雍正十九年的新歲,宮裏就過得很混沌。

以皇太後的狀態,真不知能不能撐過年去。

十四爺和十四福晉這些日子以來也常出入宮闈侍奉。

出了正月十五,明眼人都看出太後的精神明顯變了,忽然變得清楚明白,也一改三個多月沒怎麽正經用膳的壞胃口,竟然開始主動要一些菜肴點心來吃。

然而人人都明白,這不是什麽好征兆。

姜恒把皇上的藥端到跟前,皇上轉過頭去。

她也不勸,就默默坐在一旁,也不理會案上堆積如山的宮務,只是陪皇上一起坐著,看著外頭的樹影,一坐就是到半夜。最後還是皇上先開口道:“後宮事都壓在你身上不說,你早晚還要去皇額娘宮中陪侍,又有幾位太妃因時氣不好病了。偏弘晝的次子也病著,裕妃也幫不上你——一樁樁事都掛在你身上,再不去歇著,豈能撐得住?”

姜恒這才讓人重新熬藥再端過去:“天下事都壓在皇上身上。”

皇上這回端起藥碗來一飲而盡,又苦笑道:“朕喝了藥也未必睡得著。”

正月十九日,太醫來報太後娘娘怕是不好了。

皇上於深夜裏從永和宮趕往慈寧宮。

姜恒先是送了皇上出門,又遣人往鐘粹宮叩門,等著皇後娘娘一並過去。永和宮這邊秋雪去叩門請見,鐘粹宮很快就燈火通明預備完畢。

皇後這些年衣裳越發素凈,出得門來見了姜恒還未開口,腮邊倒是先墮下淚來,之後只簡短問了一句:“宮裏一應都預備下了嗎?”

見姜恒應了,皇後便擡手擦去腮邊淚珠,又對她深深點了點頭:“這些年都累了你了。這件事,就交給本宮吧。也算不辜負太後娘娘多年愛護。”

坐在轎中,皇後從袖中拿出藥來吞了。

太後薨逝隸屬國喪,接下來治喪大事外頭有禮部和內務府,但在後宮帶領內外命婦守制祭奠,內外安排都是皇後分內之事。

皇後閉上眼睛,把口中的苦澀努力往下咽一咽。

這些年她閉門不理事,有時候大年都托病不出,以至於新進宮的宮女有些都只見過貴妃未見過皇後。

朝上就有些心歪了的臣子,看皇後膝下無子,母家也不如何煊赫。便想著投機倒把,先在貴妃娘娘這裏下注,主動上書皇上請立皇貴妃,甚至透著幾分皇後既然病重連宗婦祭祀都不能行,不如退位讓賢的意思。

之後自然被皇上削了一頓,肅毅侯府也煩死了這種出來蹦跶,架著他們家想要升天的賊官,也跟著狠踩了幾腳。

彼時太後還為這件事安慰過皇後,叫她安心養病,不要聽些小人言語。

不但如此,最令皇後感念的是:這回太後生病期間,皇上為了安慰太後,就從宗室裏挑了個孩童過繼給六弟胤祚。太後就此勸了皇上,既然挑了一氣兒孩子,想必也有旁的合適的,也該過繼給弘暉一個。

等弘暉的端郡王府有了正式過繼的子嗣,皇後也親眼見了一回這個父母早亡只跟著伯父過活,現在成為她名義上孫子的孩子後,便覺得一生心事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