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代掌宮務

轉眼又是一年過去。

雍正九年九月初。

若是有人走進現在的永和宮東殿,就會見到一番頗為古怪的場景。

只見兩列桌椅整齊的擺著,每列四張大桌,桌上頭累著賬冊。八個宮女正坐在桌子後面埋頭撥算盤算賬。

坐在兩列最末尾的是兩個小宮女,撥算盤珠子將一頁(代表一天)賬目上各小項的數字加起來後,便將這頁紙像是傳遞試卷一樣遞給前桌。前頭是兩個年紀大兩歲,算賬資歷更久的三等宮女,會負責迅速把她們的賬目復核一遍,確認無誤後再傳給兩個二等宮女。

兩個二等宮女則將每一日的每一小項,歸入月賬中,再算出一月的用度來。

之後便再往前遞,這次接過來的就是秋雪或是秋霜了。

她們會根據上幾個月的用度,對比這月各宮支用之物。若是差距甚大,再去追根溯源具體到日賬,標明緣故。

如此,這一項一月的賬目才算完成。

兩列座位最前頭,是一張黑檀木的長案與一把轉椅。姜恒正坐在最上面,等秋雪和秋霜和各項的月賬遞上來,她負責隨隨機抽查核算。要是有錯的,那一隊就得大量返工了。

這是姜恒的‘賬房流水線’。

這條流水線剛建起來的時候,難免有錯漏和周轉不靈,經過幾日的磨合,現在已經轉的很滑膛了,像是剛塗過石墨粉的鎖頭,過程很是絲滑。

姜恒喝了一口茶,看向秋雪這一隊的最後面。

坐在那兒的小宮女滿臉認真,簡直要鉆到賬本裏去一般。

姜恒很欣慰,那正是去年九月,她從年氏那裏帶走的小宮女秀秀。

據秋雪說起,秀秀學習極刻苦,進度比進永和宮兩三年的宮女都要強,而且算賬也挺機靈,雖不到什麽算學天賦的程度,但很入門,撥算盤也挺巧。

這不,這回算賬流水線,秀秀就破格進來了,其余能進算賬小分隊的宮人,進永和宮學認字算數的時間都比她長不少。

清脆的青玉磬聲音響起,秀秀在撥算盤中擡起頭來,就見娘娘手裏拿著小錘邊隨手轉著玩邊笑道:“到休息的時候了,都把手裏最後一個數算完,起來歇歇脖子和眼睛。”

秀秀連忙用石墨筆把算到的地方先標出來。

摸了摸剩下的賬紙厚度,只剩下薄薄的一層待算的賬目,秀秀還有點意猶未盡。

熟悉的木輪滾動聲響起,從秋雪起所有宮女都起身問好:“嬤嬤好。”

是於嬤嬤轉著她的輪椅進來,笑呵呵道:“老奴方才原是去門口等阿哥晌午放學的,正好禦膳房常總管來求見娘娘,老奴就進來替他傳個話。”

姜恒笑道:“那常總管好大的面子。”

於嬤嬤變戲法一樣從輪椅後面取下一個小提盒:“沒法子,吃人的嘴短不是,常總管特意給老奴送了一盒重陽糕餅。”見貴妃娘娘要開口,於嬤嬤就忙道:“娘娘放心,老奴知道自己有消渴症,不能吃太多這些甜點心,這不特意拿來與這些孩子們吃。”

姜恒認真囑咐道:“正是這話了,嬤嬤可得多吃粗糧,細米都要少吃,何況甜點。”消渴症就是糖尿病,於嬤嬤本身就不利於行,若是再控不好血糖,將來要受的罪多著呢。姜恒的姥姥就是糖尿病,起初不覺得怎麽樣也不忌口,後來各種並發症出來就哪裏都難受,手上偶然劃一道口子,因血糖高都比旁人好的慢些。

於嬤嬤又笑應了,目送姜恒帶著秋雪去正殿見常青。

在永和宮呆久了,於嬤嬤常會恍惚,貴妃娘娘像是自己不曾有過的女兒,之後又暗道自己僭越,這也是能想的?可每回貴妃囑咐她保養身體那個認真勁兒,於嬤嬤又會忍不住會這麽覺得。

再轉過頭來,看這永和宮的算賬流水線,於嬤嬤又生出一種自豪感來:娘娘向來聰明,還會省事,不累著自己。

今年剛過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皇後娘娘忽然病倒,登時扔下了一宮的事務。

太後做主,所有宮務一應全交由永和宮,由貴妃代掌六宮。

於嬤嬤原怕娘娘又要照顧公主阿哥,又忽然要接手這麽多宮務,會忙不過來,誰知娘娘迅速成立了算賬小分隊,自個兒坐在那如常練字看書,只隨機抽查賬目,這月末月初清賬最繁的時候,也沒有手忙腳亂。

且娘娘不但自己勞逸結合,還很注意宮人們的休息,每過五十分鐘,總要敲青玉磬,讓算賬的宮女們都停下來歇歇。

說來這青玉磬,還是今年三月娘娘生辰的時候,皇上送的。

跟皇上養心殿用的是一樣的款式,只是上頭沒有龍紋,只有祥雲如意紋。

外頭的人總疑惑君恩為何數年如一日在永和宮常駐,但於嬤嬤卻覺得很自然,她當時也只是被太後借到永和宮照顧初次有孕的娘娘,可這一來,就再也沒有走,也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