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話嘮的遺傳

敏敏閃身出來笑道:“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皇上見了敏敏做皇子打扮,也不免一怔。

索性牽著女兒手來到側間立著的玻璃鏡前頭。

因時人總說小孩子三魂七魄還不穩,且鏡子會攝走魂魄,故而除了姜恒早起換衣裳時會用這面大鏡子,平時這扇一人高的鏡子都是套著鏡套的,防著孩子猛不丁見了唬著。

皇上才牽著敏敏一動步,蘇公公就已經沖到鏡子跟前去把鏡套絳子抽了,等皇上走過來,正好鏡外罩著的繡秋芙蓉緞面套流水一樣落在地上,露出明亮鏡面來,一秒都不耽誤皇上帶著女兒照鏡子。

此時素心堂旁的服侍宮人都沒反應過來呢。

姜恒甭管看多少回,都對蘇公公甚為佩服,這得多用心,才能把皇上的微表情和微動作都琢磨到骨頭裏去啊。

要是蘇公公也進後宮,這份體貼不得升個皇貴妃當當?

姜恒這樣想著不由笑了。

而皇上從鏡子裏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面:如水清亮的玻璃鏡裏,他握著女兒的小手,父女兩個像的如縮了影兒一般,連略微帶笑的神情都一模一樣。而鏡子一邊兒上露著半張女子真切含笑的側臉,另一邊又是小兒子努力伸出頭來張望的小腦袋。

一面鏡子裏,映出的就是他心中的素心堂。

樂與數晨夕。

“皇阿瑪,好看嗎?”敏敏仰頭問他。

皇上每回看到女兒的小臉,聽到她的笑語,都覺得什麽煩惱也不作數了。

低頭溫聲道:“很好看。你喜歡以後就命內務府多做幾件,尤其是皇子常服,樣式多,也不這樣沉甸甸的,家常也可以穿。”皇上親自抽了帕子,很細致給女兒擦了擦額頭:“先換了這身衣裳再來跟阿瑪說話,瞧這冠子壓得你額頭都紅了,且這一身在屋裏穿也太燥熱了些。”

雖外頭天氣冷了起來,殿內卻都籠著火盆,敏敏方才穿這皇子正服本就稀奇費事,又帶著興奮先後來給額娘和阿瑪各展示了一遍,此時果然鼻尖上都冒了細小的汗珠。

見保嬤嬤上前請公主去後殿換衣裳,皇上就蹙眉:“公主額上還帶著汗,就不知先去拿件兜帽披風裹一裹?這樣出去在廊下著了風又如何!下回再這樣粗疏便不用留在公主身邊伺候了。”

保嬤嬤忙戰戰兢兢取了翻毛鬥篷來,小心翼翼把敏敏包的如未冒尖的筍一樣,才敢引著公主往後殿走。

送完公主腿都軟了:皇上真是比貴妃娘娘還細致不容沙子!

她可是記得,有一回公主和阿哥在軟墊上互相追著玩,阿哥腳下不穩,整個呈大字型撲倒在墊子上,貴妃娘娘還在一邊兒笑呢。

趁著敏敏去換衣服,姜恒順便讓乳母把六阿哥也抱走。

皇上剛來,還未及跟小兒子交流下這兩日拍球和認字的進步,見姜恒要抱他走,還奇道:“讓他留下也無妨。”

姜恒無奈道:“他這幾日總學大人說話,前兩日正在用膳,他忽然冒出一句:不非時食。想來是皇上和太後娘娘齋戒那日,他聽了來的話。”姜恒覺得這四個字還挺繞口,難為他記得清楚。

反正如今她要理宮務,或是與秋雪等人說正經事的時候,都是要避開小兒子的。

皇上也就由著她了,還笑了一句:“宮內宮外人見了朕,都是要多提自家孩子,恨不得時時推在朕跟前,倒是你,見了朕將兒子往外抱。”

姜恒心道:這孩子將來到了上書房,見您的時候可太多了。聽說皇上給四阿哥五阿哥各指了博學鴻儒的師傅後,也一點兒沒放松自己對兒子的考較,隔三差五就要拎著兒子們考一遍。別說弘歷如今越發瘦了顯得幹練起來,連弘晝這樣心大的孩子,胖胖的臉蛋兒都被皇上布置的海量文武功課累的沒了肉,裕妃每回提起來就想哭。

待兒女都下去了,姜恒才問皇上道:“太後娘娘送了這身衣裳來……”

皇上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無妨,皇額娘是心裏實在歡喜,又不能露出來,在敏敏身上用心,也算安慰了。”

十四福晉的歡喜不用掩著,她表現得越激動越是恂郡王府深感皇上隆恩——她這些日子與旁的命婦們說起話來,除了提起十四爺要回京,掛在嘴邊更多的是皇上隆恩,這幾年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才有西北戰事的勝利,又如何聖心寬仁厚待將士,如何體貼臣子。

正是順帶宣揚了他們府上有功卻知恩。

但太後卻不好表現的太歡喜了。

十四爺是她的小兒子,卻也是皇上的臣子,她做額娘的在內外命婦跟前走的是雍容而淡定的路子:“這回十四便是有幾分功勞,也是多虧了蒙古各部和策棱額駙,並這許多將士們勠力同心。”聽人問起恂郡王是否要晉親王,太後又要裝一把道:“賞什麽都是皇帝的恩典,哀家不管前朝事。”在外人看來,那叫一個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