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起風

熹妃依舊只帶著冬青進門,將兩個小宮女留在院中。

進門請安過後,熹妃先笑道:“皇後娘娘今日氣色好。”

皇後命人上茶:“萬歲爺的喜事,就是本宮的喜事。不過幾月,宮中又要再添兒啼聲了,如何氣色不好?”又特對熹妃道:“要不是信妃精神不足,今兒你們該去看看她的。”

熹妃神色還是很平靜,正如她本人的容貌一樣,秀麗溫和。聽皇後提起信妃的身孕,她也露出幾分恰到好處的同喜之色:“娘娘說的是,若是信妃妹妹有福氣,再添一位皇子,就是這宮裏兒女雙全的人了。”

皇後心裏還記掛著母家,不太想聽這些無用的閑篇,便端起茶來啜了一口。

見皇後開始端茶,熹妃立刻就從閑聊模式切換了正式模式,只見她神色微微一肅,脊梁也挺直了,略側身子面對上頭的皇後:“按說這兩日宮裏的喜事多,臣妾原不該來給娘娘添晦氣。只是偶遇一事,自己著實不敢拿主意,特來請娘娘的示下。”

皇後頷首。

卻見熹妃又為難道:“也是皇後娘娘這話,信妃妹妹精神不濟不能見客,更不好叫她強撐著理外頭的事兒,否則臣妾便直接帶那兩個宮女去永和宮了。”熹妃看了看窗外那兩個小宮女。

“臣妾今日從中正殿供上佛經回來,聽到兩個宮女在說閑話,言語牽扯信妃,就先將人扣住了,只不知該如何處置。”熹妃回這話的時候就站起身來:“臣妾命人將那兩個小宮女帶進來請娘娘問話?”

皇後卻搖頭道:“不必,本宮信得過熹妃,你轉述便罷了。”

熹妃微微一頓。

皇後不愛審小宮女,宮裏一年一回小選,每年都進新的宮人,於是這宮裏多得是懵懵懂懂跟傻麻雀似的小宮女,她們雖然在說話做事,但還真未必知道自己到底在幹什麽,甚至被人用了都不知道,還有些到了兒都以為是自己本心要做這件事。

倒不是說皇後這就斷定熹妃或是旁人指使這兩個小宮女,拿她們做舌頭。但比起看兩個小宮女在下頭啼哭請罪,半天說不明白,還是熹妃來說省事。

熹妃略低頭語調平整的把話回了:“那兩個小宮女道:西北恂郡王平安的捷報剛傳回宮裏,信妃娘娘緊跟著就診出了喜脈,想必是信妃娘娘這一胎有福氣。”

“另一個小宮女又道:在家裏就聽老人家說過,當年先帝爺去打準噶爾,到了一地人馬都渴的不行。那地兒原是幹旱之地,誰料卻因先帝爺在那駐紮,當夜就冒出了泉水,咱們的將士飲飽了泉水,這才贏了準噶爾。說不得信妃娘娘的這一胎也是真龍,這才有西北的好消息。”

熹妃轉述完畢,就安靜等在原地。

就聽皇後片刻無話,最終只道:“將人留在本宮這裏,熹妃就先回去吧。”

“熹妃是給我出了個難題啊。”熹妃告退後,皇後搖了搖頭。

但貢眉看著,皇後也不怎麽為難,倒是有些感慨似的。

見四下無人,貢眉便也笑道:“果是熹妃娘娘的為人,便是試探娘娘的心意,也總是滴水不漏的。”

她透過窗戶,看著雪芽去外頭問那兩個小宮女的話:“看來信妃娘娘這一胎,實在給了景仁宮莫大的壓力,熹妃娘娘這是要探探,娘娘有無壓一壓永和宮的意思,若有,她願幫娘娘呢。”

信妃有孕,熹妃這裏就送來兩個背後說信妃‘龍胎貴重’的宮女。

皇後若是不滿信妃日益根深蒂固的得寵,想要壓制一二,那熹妃這就是給瞌睡的人送枕頭了——有主位嬪妃撞上宮女傳播流言,難道皇後不管?該天經地義的管才是!

只要整頓流言,就能將流言真的傳開。

恂郡王是太後娘娘幼子,這回是真深涉險境,靠著自己守城的本事才堅等到了嶽鐘琪的接應,轉危為安。這自然是太後心裏極得意的事情,若是外頭都在說,十四爺只是運氣好,原來是信妃的胎像大吉,太後娘娘想必不會高興。

更不用提還拿信妃的孩子與先帝爺作比了,這傳出去,又是妥妥一樁令信妃不安的流言。

皇後聽貢眉說起‘熹妃願幫她’,就含笑點了點她:“本宮素日對你是太寬了些,以至於在我跟前說些陰陽話——熹妃這是想幫本宮,還是想倒過來用本宮幫她?”

皇後一旦開始‘整治’流言,那熹妃可就功成身退了。說到底,她只是一個謹慎小心,路遇說閑話小宮女,就帶來給皇後處置的妃子罷了,流程走的很正經。這燙手山芋可就變成皇後捏著了。

這是誰給誰遞枕頭?

寵妃與皇後似乎是天然對立面,正如戲文裏,若是有寵妃當道,皇後一定會受苦似的。

但在此時的宮裏,還真犯不著。

皇後嫡子早夭,信妃有多少孩子,與她實是沒有直接沖突。倒是熹妃,看著永和宮不得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