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兩個重磅消息

“喀爾喀的格格們這會子入宮做什麽?”裕妃遺憾離開牌桌,與姜恒往慈寧宮來。這個選秀的時間點,令裕妃很自然就聯想到選秀上:“說來也有幾年沒有公主嫁到蒙古去了,莫不是皇上要納幾位蒙古嬪妃?”

姜恒則想起皇上之前提過,想給弘時找個有主見有脾氣的蒙古格格,大概這幾位就是皇上挑中的候選人?

畢竟皇上只能看蒙古諸部的王公是否得用,劃定個範圍,具體格格們的性子還是要太後來看。

姜恒和裕妃是在慈寧宮門口遇到熹妃的,三人彼此見禮,一並入內。

太後宮裏從來沒這麽熱鬧過。

只見太後還穿著選秀女時穿的吉服坐在上頭,下首左右陪坐著幾位太妃,五個穿著本族服飾的蒙古格格虛坐在下頭。

蒙古的格格與蒙軍旗的姑娘不一樣。

蒙軍旗跟滿漢軍旗的旗人一樣,都是按照皇上的安排,世代住在各駐防城內。大清開國日久,許多蒙古出身的蒙軍旗人,早就漸漸被同化,因朝上都用滿漢雙語,有的年輕一輩連自家老祖宗的蒙語說的都不太利索了。

跟正經住在草原上的各蒙古部落完全不同。

這些蒙古部落的格格,才帶著真正的來自草原上的氣息,她們的笑容就像穿滿了紅瑪瑙綠松石的頭飾一般燦亮。哪怕來到這陌生的宮廷多少還有點拘謹,但言談裏頭蓬勃的英氣是規矩擋不住的。

三妃到了慈寧宮,一番請安就耗時頗長:三妃要分別給太後太妃們請安,蒙古格格們又要站起來給三妃請安讓座,彼此認臉,互相寒暄,等終於按序重新入座的時候,姜恒看了一眼鐘表,果然一刻鐘已經過去了。

在座的幾位太妃,有姜恒曾見過的並頗為熟悉的,比如太後右手邊坐著的和太妃。

和太妃也出身瓜爾佳氏,從前宮中偶然見著,對姜恒就很和氣。

尤其是敏敏出生後,和太妃於太後處見姜恒就更多了。因和太妃只在先帝爺四十年生過皇十八女,然而公主甚至都沒正式序齒就夭折了,自此和妃也沒有生養。

如今宮中好容易添了位公主,和太妃就很稀罕很喜歡,但凡太後娘娘帶敏敏,她就總想來蹭看一眼。這會子見了姜恒,就又額外對她笑了笑。

且說和太妃年紀比皇上還小幾歲,今年才剛滿三十,雖是太妃,卻性子活泛與一般只顧禮佛養老的妃嬪不同,跟太後能玩到一起去,太後今日也是叫她來熱場子的,免得蒙古格格們太緊張。

在座的還有一位姜恒素日少見的宣太妃。

這位是如今宮中碩果僅存的唯一封妃的蒙古嬪妃,這會子有草原上的格格來,太後就將總是深居簡出的宣太妃也請了來一並說話。

親不親故鄉人,比起和太妃顯然是來完成任務熱場子的,宣太妃的激動就真切多了,嘰裏呱啦跟幾位格格輪番說著蒙古話,問著草原上的事情。

在座除了宣太妃,其余人自太後起,蒙古語都屬於生疏選修課程,只會點‘吃了嗎?’‘孩子怎麽樣’之類的家常話。

一大串連起來就聽不甚懂,只是各自微笑。

等激動的宣太妃告一段落後,太後看了看時辰,就適時發話可以散場了。

“幾位格格就先住在建福宮,熹妃裕妃,帶格格們去安置一二,信妃先留下,哀家還有話跟你說。”

建福宮?

熹妃和裕妃一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若這幾位格格是皇上要收的蒙古嬪妃,應當住到儲秀宮去。

可太後娘娘讓住建福宮……那並不屬於東西六宮範圍,而是紫禁城最西邊一處閑置的狹長宮殿,倒真是待客的規格。

熹妃裕妃帶著幾位蒙古格格告退後,宣太妃又恢復了往日平靜中帶著無聊的神態在原處坐著,開始回味方才家鄉姑娘告訴她的草原諸事。和太妃則有眼色多了,看出太後單獨留下信妃有話要說,於是叫上幾位太妃:“今兒天好,咱們也回去摸牌吧。”

姜恒聞言不由莞爾:還好裕妃已經早一步走了,不然聽說肯定羨慕壞了。

她們這屬於好容易放年假,卻從牌桌上被拉來加班的苦命人——接下來的年假肯定也泡湯了,太後皇後還在忙著選秀女,那三妃必要負責招待這幾位蒙古格格。

諸位太妃都告退後,太後才長長出了一口氣,烏雅嬤嬤上來給太後摘掉一看就重的不得了的吉服冠。

太後摘了手上的金指甲套,擡手按了按自己的眼眶:“這幾日選看秀女,真是看的哀家眼睛都要瞎掉了。”

烏雅嬤嬤就在旁急道:“娘娘又說這不忌諱的話了!”

太後就對姜恒道:“你是經過的,自然知道,秀女們都穿著淺藍一色,一樣的裝扮一樣的衣裳,一排排看過去,豈不眼花。”又隨手指了個宮女:“去體元殿傳個話,哀家今日就不過去了,辛苦皇後吧。再給皇後送一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