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弘時的助攻

劉太醫從坦坦蕩蕩館出來,捏了捏剛得的一個分量沉沉的紅封。

吩咐身邊跟著的小學徒道:“一會兒去鳥雀房要些尋常的鳥兒來。與總管說太醫院要試藥,他們就知道了。”

小學徒答應著去了。

今日信嬪娘娘特意把他叫了來問起阿芙蓉片的事情,劉太醫初聽不免詫異。

“娘娘莫非有什麽病痛?”不應當啊,信嬪娘娘的健康狀況,是他從業以來,遇到的令他最省心也最有信心的一個了。

姜恒搖頭:“沒什麽不舒服,只聽說有西洋商人想弄些西洋鴉、片進來。”手上將一份抄錄的商單推給劉太醫,然後問道:“醫藥上頭我不懂,所以想問問劉太醫。咱們太醫院原本就有阿芙蓉?是做什麽用的?”

劉太醫接過商單,看了後頭的備注:“唐時方裏就有阿芙蓉片可止痛之說,《本草綱目》又雲阿芙蓉可治痢疾不止……西洋人拿這藥來平喘止哮,太醫院倒是未曾這樣用過。”

他擱下商單,對姜恒道:“娘娘提起的西洋阿芙蓉,其實外事衙門曾送了一盒子給太醫院驗看,問我等扶脈看診需不需要。”

“只是據臣等瞧著,這西洋貨也並不比雲南當地產的雲膏強多少。況且太醫院用阿芙蓉的時候並不多——宮裏沒怎麽有動刀子的病候。”就懶得多費一程子事兒進什麽西洋貨,每年雲貴總督按例送到京的就足夠用了。

中醫裏不是沒有動刀子的外科,華佗的刮骨療傷早多少年就出現了,好多太醫也想效仿,但在這宮裏敢刮誰的骨?

偶有給阿哥爺們正骨或是剔除紮到手上的倒刺兒都要輕手輕腳好不好。

倒是軍伍中的軍醫用的多些——斷胳膊斷腿的,受傷痛的要死要活的,需要剜掉各種膿瘡的,這些都是在戰火惡劣生存環境衍出來的創傷,阿芙蓉是難得的珍品寶藥。

“不過這阿芙蓉片很貴,每年太醫院撥給軍醫的也很有限。在民間別說用得起,只怕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這東西。俱臣所知,倒是京中有些老的王公大人們,被病候折磨的緊了,自知藥石無醫,沒幾日活頭了,不願意受痛楚折磨,才會不顧命用些‘福壽膏’。”

福壽膏跟太醫院用的藥用阿芙蓉片又不完全一樣了。

阿芙蓉片只為了臨時止痛或是止劇烈瀉,還是偏向天然草本,口服一次就罷了。而福壽膏卻是又加了些鬧羊花、曼陀羅草之類的讓人‘若深醉不知’的各色藥物一起煉制的,效果十分強勁,就是一開始服用就再也離不開了,量還會越來越大。

姜恒耐著性子問到最想問的正事上:“劉太醫說的阿芙蓉我知道的不多,但福壽膏我卻是聽說過,這東西令人上癮的厲害!若是流傳開來,人人都用豈不是麻煩的很?”

劉太醫道:“娘娘不知,一來這福壽膏原是前明萬歷皇帝逼著太醫院煉制出來的宮廷秘方,民間沒處得去。且方子上的每一味藥物,包括阿芙蓉片在內都貴得很,只怕一點子粉末所耗的銀兩,都足夠外頭田間百姓一家子活幾年了。”昂貴的東西自然難流通。

“二來知道這藥的世家名門,卻也知道其害人處呢。那藥服食了如醉酒,味道又惡臭,雖身上不疼了,人卻也軟的站不起來,而且還白糟蹋壽命。人都是惜命的,若不是痛的不得了了,又是年老命衰本就命不久矣的人,誰會用福壽膏呢。臣就見過有官員家裏的老太爺,疼的厲害,這藥吃著慢慢都不管用了,急起來直接吞了一包下去就死了。”

姜恒問清了現狀,心中盤算:果然,如今大清的阿芙蓉還是一種頂尖的珍貴稀少的藥材,在有些病上確實管用的。

要是國家一直能守住門戶,能夠查實嚴控這些藥品的份量就會一直相安無事。就像從唐朝至今,這藥一直存在著,甚至明時的皇族都在用,但到底沒有流毒於民間。

直到將來,大量的西洋鴉片流入後,才會像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一樣。

然而劉太醫接下來的話卻讓姜恒震動:“對了,娘娘不提臣還忘了。臣等本來對這西洋阿芙蓉沒什麽興致,但那英吉利商人倒是會各種鉆營找托。說是他們想的新法子,不用忍著惡味服食這阿芙蓉,可以將其與土煉制了,就著火吸食,聽說跟抽尋常旱煙差不離,然提神取樂之處更甚,臣等還未曾試過。”

此時這位太醫尚且不知他不以為意的吸食法子,若是流傳開來將是多麽駭人的景象。此刻他只是搖頭道:“太醫院回絕了那西洋商人,只說阿芙蓉價貴,這樣燒制可用不起。上等的旱煙水煙才多少銀錢?這阿芙蓉要百倍價格了。”

“但那西洋商人似乎也提過,他們據說有極大的土地專門種植這阿芙蓉,只要大量的要,價格要低許多。之後院判大人是否會再要兩盒來試試,臣就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