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關於孩子的討論(第3/4頁)

熹妃裕妃這兩個有皇子的妃嬪,甭管心裏如何欣喜於齊妃被送圓明園之事,面上都得去給齊妃求一次情,走一個過場。畢竟她們膝下都有兒子,為現今的皇長子生母求情是應盡的禮,否則倒像是嫉妒皇長子,為自己孩子鋪路了。

而姜恒這裏卻就是不開口,皇上也就猜到她應該知道齊妃為何出宮。

這次換成皇上安撫似的晃了晃她的手。

“朕讓弘時去見齊妃一面,卻也不會把她移出來,敏敏還這麽小呢。”

“只讓齊妃依舊住在最西邊的觀瀾堂就是了。隔著福海,她與年氏都過不來。你雖愛到處逛去,卻也別帶著敏敏去最西邊玩就是了。”

之前姜恒就聽引橋說過,圓明園可以看做被分為兩半的園林。東邊是房舍區,西邊是景觀區,景觀區絕大部分又是一面大湖。

明明是湖,卻名為福海就可知它有多大了。

坐船橫穿都要頗久功夫。

福海再往西,也有幾座稀疏的院落,皇上就是把年嬪和齊妃放在了隔著福海的最西邊。

那相當於圓明園的天然冷宮了:遊湖都很少遊到那裏去。

且西邊又沒有船塢,本身是沒有船只的。

齊妃和年嬪要是想到東邊房舍區跟皇上來個偶遇,既沒有船,就只好步行——以妃嬪的步速和穿著,起碼要認真走一個時辰。

這樣熱的天,什麽美人兒妝容都化了,絕對會走出一個笑話。

因此聖駕雖然到了圓明園,她們卻還是被困在福海最西頭,日子跟以往比並沒什麽變化,既沒有見到聖駕,也沒見過旁人。

對弘時來說,這兩日喜憂參半:昨兒被考糊了是憂,但皇阿瑪終於松口讓自己去給額娘請安,就是喜了。

可惜福海上頭沒有備船,弘時也不敢再回去找皇阿瑪要艘船,只好親自走路,艱難地走了快一個時辰,才終於到了齊妃所在的觀瀾堂。

母子倆終於見面,弘時有好多苦想要訴。

當然,在這兒之前,他先抱著茶壺,連著喝了幾杯茶水,這路走起來真要人命!

弘時想要訴苦,然而齊妃深覺自己苦更多:她可是去年年前就被弄到圓明園來了,如今都大半年過去了,她真是要被憋瘋在這裏了!

在皇上不來住的時候,圓明園本來人就少,西邊更是除了宮裏伺候的人,一點兒人聲不聞。

出門就是浩渺湖面,沒有讓齊妃修身養性,養的心胸如湖水般寬廣,倒是讓她如同掉到湖裏一樣痛苦。

起初她還在自己屋裏想法子解悶,後來她甚至都會跑去跟年氏說話,就可知她憋成什麽樣了。

畢竟齊妃是來奉旨照顧年嬪的,宮人們也不敢攔著她。

而齊妃既然覺得自己委屈,話裏話外就帶了出來,甚至跟年嬪抱怨起來:“我不過給你傳幾句話,不過想給你送點衣裳,便是生了想法,想讓你出去氣氣信嬪又如何,到底你也沒出去,我也沒氣著傷著信嬪啊,皇上怎麽就這麽生氣,竟不顧多年情分,將我發落到這荒山野嶺似的園子裏來!”

年嬪初次聽了這話,臉上全然是被她蠢到的震驚。

齊妃居然說得出這種話來?

皇上是個問跡也問心的人,你都起了要對懷著身孕的信嬪不利的心思,還是要通過我來算計信嬪。

惡意已起,只是未遂而已,居然就覺得自己被處置委屈了?

年嬪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齊妃,不無淒涼想著:應當是我沒有孩子的緣故吧。都是犯了皇上的忌諱,齊妃還能留在妃位上,想來就是三阿哥的緣故。

看著齊妃叭叭叭多了,年嬪也習慣了,反正閑著也閑著,頗有種‘我看看今天你又能說出什麽蠢話’的消遣式期待。

而齊妃開始跟年嬪聊天後,也不免奇怪對年嬪發問道:“在宮裏你不是病的七死八活的了嗎?怎麽到這圓明園……雖說這裏不至於缺醫少藥,但到底跟宮裏太醫沒法比,你的病反而好了呢?”

年嬪根本不願意搭理她:當時她在紫禁城要死要活是為了想見皇上,想讓皇上心軟,如今都到了這福海邊邊上住著了,還折騰自己作甚?

再者,年嬪心裏有一股力氣支撐著她:恨總是比愛更長久的。

她要在這圓明園的一角活著,等著看信嬪的失寵!她曾經難道不比信嬪得寵嗎?那六年無人能比她的光芒,別說皇後退讓,太後也拿捏不住她。

故而年嬪有這麽一股氣兒,要在這裏等著,說不得有朝一日坐在她對面的就是失寵的信嬪,而不是目前一臉蠢相問她為什麽病好了的齊妃。

只說齊妃這大半年真是自覺受盡了委屈,每日除了用膳睡覺,無所事事並惦記宮裏諸事的焦慮幾乎逼瘋了她。

尤其是年節下的時候,齊妃極為懷念作為皇長子生母和妃位,與內外命婦寒暄周旋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