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皇上的表演(第3/5頁)

又問起敏敏到圓明園來,驟然換了地方,有沒有吃不下,有沒有不舒服,有沒有睡不著的。

說起睡不著,姜恒就把昨兒皇上陪女兒,女兒一頭睡下的故事,並皇上告訴她敏敏睡在十三爺身上的故事都講給太後聽。

太後聽得又樂又納悶。

“敏敏生的像極了皇上,但這性子倒是不大像。”

太後就說起皇上小時候很難帶——按說月子裏的孩子根本看不見分不清人的,但他就是很固執,只認親額娘抱,再就是一個從開頭就抱過他的乳母抱才行。

只是皇上三個月後,是否還這麽固執認人,太後娘娘就不知道了,之後皇上就歸了孝懿仁皇後養育。

當時皇上被抱走她真的難受的要命,這樣認人的孩子,到了陌生宮裏怎麽睡呢。

這點敏敏跟皇上一點兒也不像,敏敏就是那種誰抱都很開心的小甜餅。

姜恒回到素心堂後,先坐下喝了一杯枸櫞茶。

到圓明園有一件不好處,上下班的通勤時間明顯變長:原本她去給皇後請安簡直不要太方便,相當於工作單位就在家門口步行五分鐘的距離。

可現在不一樣了,皇後的同樂院離她頗遠。

圓明園的路還講究些意境,不是紫禁城裏四平八穩的大路,而是追求那種曲徑通幽的婉約美感。

問題是有的路不是曲徑通幽感,而就是通幽了,走著走著沒路了。

還有的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跟漁人進了桃花源似的,不知道什麽時候轉角遇到愛,忽然就是哪一座院子出現在眼前,是否又誤入了錯誤的路線。

姜恒又要記路又要走路,就比在宮裏累多了。

於是,回來喝了一杯茶後,她才去看女兒。

這一看,就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現代的教育方式,是要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她多活動來促進生長發育。所以姜恒帶著永和宮的人,做了許多色彩豐富的繡球,內務府也送來許多公主的玩具,有清脆的金鈴鐺,皮革做的皮球等各種玩器。

姜恒弄這些東西來的本意,是要讓女兒多活動,從坐引得她爬,引著她走路,總之是讓她自己動起來的。

可她發現,乳母們似乎領會錯了她的意思。

孩子喜歡顏色鮮亮動靜清脆的東西,敏敏也不例外。

可乳娘們的理解就是:公主喜歡看球動起來哎,她們就表演給公主看!

敏敏喜歡看繡球滾來滾去,但她自己人小力弱推不多遠,於是兩個乳母就開始互相推球,見公主看的高興,她們就推得更勤快了,甚至還自發練習了空中拋球接球,屋裏跟新年時候的舞獅會似的熱鬧。

姜恒弄清現狀後就無奈了:我不是想讓敏敏看表演,是想讓她自己感興趣,努力動起來。

尤其是於嬤嬤說過,接下來兩三個月,正是孩子開始學爬的時候,這樣什麽都替她做了,她指著哪兒就有人抱到哪兒,甚至連球都不用自己推自己找,孩子肯定不愛動。

姜恒就從試著不讓乳母抱著哄敏敏睡覺開始。

剛開始敏敏是有些不習慣的,她躺在悠車裏,小小一團挪動著,看起來分外可憐而茫然,似乎不明白,怎麽忽然沒有了各種軟軟的懷抱,自己的世界整個橫過來了。

原本她幾乎都是在抱抱裏睡著了才被放下。

但敏敏也沒有哭鬧,只是抽了抽小鼻子,小腦袋往邊上靠了靠,靠到了悠車邊緣墊著厚厚棉布的地方,似乎就尋到了些安慰滿足了似的,就閉上了眼睛自己睡過去了。只有雙手還做出無意識伸著做出要人抱一抱的舉動。

姜恒瞬間覺得滿宮裏目光都變得有點隱晦指責並痛心疾首。

而在敏敏醒了,姜恒拿著球不停逗她往前,敏敏一直夠不到以至於重心不穩趴在了墊子上後,秋雪實在忍不住了,簡直帶著哭腔:“娘娘何苦折騰公主呢,公主還這麽小。”

就連於嬤嬤都私下裏問道:“娘娘這是要引著公主趕緊學會爬和走路?”

再想想信嬪每日都會口中不停跟公主說話,甚至生產前就在給公主念典故。就再問到:“娘娘還要現在就教公主說話甚至背書?這是不是也太早了些個,宮裏皇子們也是三歲才啟蒙,上書房時也要六歲呢。”

她越發說開了:“奴婢覺得娘娘一貫都是以公主安康為由的,何苦這會子要這般辛苦公主,讓公主早學會爬,走路和說話呢?”

於嬤嬤與姜恒相處多了,深知她不是那種會用孩子博恩寵的人啊。

姜恒努力跟於嬤嬤解釋:“並不是我望女成龍,逼她早早學會這些東西好誇耀她的聰慧,誇耀我自己會養孩子。”

“而是這對她好。嬤嬤想,一個從小就被所有人慣著的孩子,有什麽事兒都替她做了的孩子,將來心性又如何呢?再者,孩子一直不動,對身體也不好。多引著她自己伸手,多坐多爬多翻身,運動的量上去了,身體才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