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母子的玄學繼承

弘晝坐在田埂上,思考著時間怎麽過得這麽慢。他看著似乎看不到頭的田壟,割的癩頭和尚似的雜雜拉拉的麥田,時年六周歲的孩子,甚至憂郁出了物理相對論的思想。

他特意去問弘歷:“四哥,你說是不是圓明園鐘上的時日和天上的太陽,跟宮裏的不一樣,這裏的日頭就是特別長特別慢?”

弘歷心道:有思考這種奇怪問題的時間,多下來幫哥哥我捆點麥子不好嗎?

無獨有偶,父子一脈相承,現在弘晝的皇阿瑪也坐在九州清晏,覺得時間如何過得這麽慢!

皇上自己定下的十整天收麥日,不光是來鍛煉兒子們,更牽動著些重要的王公大臣,都跟著到了圓明園這邊來,方便這十日皇上處理政務。如今他總不能帶頭半途而廢,朝令夕改,立時出發返程。於是雖然極惦記宮中事,卻仍被釘在了圓明園。

只好將信函,各色他暫且能想到的女子有孕所需之物,流水式的吩咐回京中內務府。

姜恒最先收到的倒不是皇上陸續想起,一一塞到永和宮來的龐雜細致各色器物。

而是新的轉椅。

只可惜別說新式轉椅,連原本那一張,都被秋雪格外堅持地推走了:“奴婢實在看著心驚膽戰的。”

這出溜滑出去絕不是鬧著玩的。

姜恒見宮廷出版的寬大轉椅,索性就讓造辦處再給四周加上護沿,做成能推動的嬰兒床。

大清起自關外,逐水而居的時候,常要遷徙,孩子有時候就吊在馬背上帶走。哪怕有了房子也是一樣,就從馬背換成房梁——宮裏養孩子用的也多是‘悠車’,就是從房梁上結繩子,將一個船型的小床吊起來。

倒是非常方便搖晃孩子。

但姜恒卻記得聽同事說過,孩子是不能使勁搖晃的。孩子顱骨還沒徹底長好,要是有的家長本身手重,或是有的保姆嫌孩子哭鬧的煩,使勁搖著孩子。看似孩子是安穩睡過去了,其實可能被晃的厥過去了。

故而雖說內務府的人已經開始在永和宮後殿測算屋子,準備安裝悠車等家具。姜恒卻仍準備給孩子來一個現代版嬰兒車,到時候還能推著孩子出去曬曬太陽補補鈣。

除了日常多了些想嬰孩用品的工作,姜恒完全恢復了原本的作息。

那一日的反胃後,她又變得沒有任何感覺了。

皇後原要免了姜恒的請安,都被姜恒婉拒了:她還想有機會就多出來活動一下。要是連隔壁承乾宮的請安都不能參加,那她接下來八個月豈不是要被困在永和宮寸步難行?

那是萬萬不能的。

於是她極誠懇對皇後娘娘道:“劉太醫請過脈,道臣妾脈象還算穩固,既如此再不能長久不請安的。”

皇後作為大領導,‘免有孕妃嬪請安’這種例行關懷一定要做的工作,將來在皇上跟前,也好顯得做足了皇後本職,夠氣度夠細心。

但從本心論,見姜恒誠心要繼續請安沒有自恃有孕,皇後實則還是松了口氣的。

遇事見人心,好事壞事都是如此,妃嬪有孕,算是最喜之事了。若是個本心驕縱的人,之前裝的再好,這會子有了大的依仗,也該現出來了。

姜恒依舊如常,皇後也覺松一口氣。

宮裏現在就很好,別再出那種眼睛長在頭頂上的寵妃了。

見姜恒誠懇表示要來請安,皇後也就隨了她的心意:“既如此就由著你。橫豎你那裏也有太後娘娘派去的嬤嬤,也有太醫日日請脈,有什麽不舒服再不要勉強自己,打發人過來說一聲就完了,再不必強撐著過來。”

姜恒謝過皇後關心,見將要午膳時候,就出言告退。

走到門口時,卻聽皇後沒有吩咐擺膳,也沒有片刻歇著,已經在吩咐貢眉拿這月太妃們的份例賬冊來繼續料理宮務了,口中算著道:“用冰上頭,幾位年紀大的太妃們,就不要太拘束份例了,內務府若有虧空,就往本宮這裏報,再行折算調撥銀錢,再有今年天熱的早,宮人的消暑草湯……”

隨著姜恒走出去,皇後的聲音漸漸聽不見了。

但不知是不是懷孕時候的情緒敏感,姜恒忽有感觸:皇後娘娘似乎總有做不完的宮務,也樂在其中似的。

自打她有孕的消息傳開來,早起承乾宮請安,就變成了育兒經交流現場,連齊妃,原本總拿幽怨小眼神看她,現在都不得不過一過情面,跟姜恒說一說曾經的體會。

倒是皇後娘娘一直只是端坐高位聽著,私下也不對姜恒提任何養兒經驗。

皇後娘娘是有過自己孩子的,她也有這方面的經驗。可她也沒保住她的孩子,於是再也不提起。

“娘娘,您別看數算了,那東西傷神。”說來,比起姜恒本人,秋雪等人的反應都要更重一些。簡直是風聲鶴唳,看到姜恒幹什麽,都要緊繃著一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