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泥塑偶像

“她最後挑了些什麽?”

蘇培盛忙將他準備好的小冊子奉給皇上。

前些日子皇上忙著安南的事兒,只有信嬪生辰去了永和宮半日,信嬪移宮後又去永和宮正殿看了一趟,之後再沒空進後宮。

但就去永和宮正殿那一回,皇上就覺得還是有些空落,需得多些布置才能住的舒服。

於是皇上就按之前提過的,讓蘇培盛引著姜恒自己上庫房去挑,還額外多囑咐了一句:“讓她先往十三庫去挑。”

十三庫是簡稱,乃‘廣州十三行貢品集庫’。

歷年來廣州十三行的貢品,因多是西洋貨,諸如鐘表、大型地球儀、赫歇爾式望遠鏡等都需要專人養護,所以是單獨一個庫房的。

蘇培盛領命而去,心道:皇上您也不說個上限,也不怕信嬪娘娘都給您擡走了。

姜恒到了十三庫,確實像是老鼠掉進了米缸。

她熟悉的大型地球儀(不過底座是她前世熟悉但擁有量很少的純金),熟悉的望遠鏡,甚至還有她熟悉的沙發乃至轉椅。

姜恒第一件就選了一套精致的轉椅,終於可以不拖著椅子,而是滑著走了。

之後又選了好幾樣,都是相較宮中器物方便許多的日常用品——皇上人忙政事多,只怕都沒空細細逛這十三庫,對西洋物件的了解,肯定也遠不如她這個來自中西方交融甚多的現代人。

她想從日常打動一下皇上:別光看安南,也看看遙遠的海外吧。

這會子朝廷還沒怎麽禁海,整個東邊海岸線從南到北,有廣州、寧波、雲台、膠州等幾十個允許外國商船使臣往來的港口。

在她印象裏,是到乾隆二十幾年,才關了所有江浙等地的關口,只留下廣州。之後再開關,卻就是強行被人轟開了門,從此這片土地迎來了漫長的自海上而來的夢魘時期。

“沙發轉椅?”皇上打開蘇培盛遞上來的冊子,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不熟悉的東西。

這沙發二字也是外國話翻譯過來的,對皇上來講很陌生。

於是他也不往下看了,合上冊子:“罷了,朕自己去瞧瞧,她都挑了些什麽東西。”

“娘娘,您小心些,這椅子看著一點兒都不穩當。”每次看娘娘在書房裏滑來滑去的時候,秋雪就提心吊膽的。

這西洋人咋回事啊,椅子不應當是穩穩當當的嗎,怎麽還帶個車輪子,那要是給娘娘摔了可怎麽好。

“不會的,若是坐慣了就知道方便了。”她熟練滑到書架前頭拿書,又把自己滑回去:“其實皇上才需要一把。”

這年頭身份越高的人,椅子越厚重。

姜恒是去過禦書房見駕的,見皇上書案前的龍椅異常寬大堅實,雕龍刻雲。威風是有了,霸氣也有了,但想來動起來很不方便。

別說皇上的大龍椅了,就姜恒自己這的酸枝木交椅,她每次想從書桌前把自己移動出來,都要費點力氣。而且要是不小心磕在椅子扶手上,當即就是一塊青。

“朕需要什麽?”

姜恒一怔,起身見駕。

她發現搬到正殿說話可要更小心了。皇上從正門進正殿,直線距離很短,他要不等下人通報,永和宮宮人是來不及通知她皇上到了的。

皇上走進她作為書房使用的東側間,就見她從一把有些怪模怪樣的圓椅子上站起來請安。

隨著她起身,那把椅子還往後滑了一點距離。

“皇上請坐。”

姜恒見皇上打量轉椅,就熱情邀請皇上體驗一下。

作為一個常常加班肝項目的打工人,一把好的椅子是可以續命的。龍椅的設計完全為了彰顯皇威,在舒適性和符合人體力學上,就不夠了。

姜恒相信,每日要坐良久批折子的皇上,日常應該會更喜歡這種軟乎方便的轉椅。

果然皇上坐下來,自己移動了一會兒,又坐到桌前去感受了下,很快擡頭問蘇培盛:“十三庫裏還有這種座椅嗎?”

蘇培盛連忙點頭:“奴才記得档上寫著,這沙發椅是一個叫東印度公司的外商送於廣州十三行的,想將這種市價極貴的座椅加入商貨單子,一共送了十套。”

姜恒隔著時空聽到這曾經壟斷鴉片的‘大名鼎鼎’東印度公司,心情格外復雜。無論如何,鴉片這種東西不能再流入中華大地了!姜恒曾經留心過:大概是前世磕丹藥留下了後遺症,皇上這世對各種丹砂丸藥之流非常抗拒,京中流行的鼻煙他都從來不用,甚至連太醫院的補藥都不願意常喝,終於走上了正經的強身健體道路。

若是皇上知道鴉片的危害,想來會禁絕其流入大清。

姜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想著先引起些皇上對東印度公司的注意也不壞。

果然,皇上撫著沙發椅的扶手:“西洋巧技,卻有些與我朝不同之處。”姜恒在旁點頭:“皇上讓臣妾入十三庫,臣妾還選了些機織布呢。雖說不如江南的貢布精致,但據說西洋人用機器織布,產出的卻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