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姜姮

星動儀被挪走後空出來桌面,皇上就擡手取了紙來,用鎮紙壓住。

姜恒原以為皇上要寫字,還在想著自己要不要告退,只見一支未蘸墨的筆遞到了跟前:“你的閨名是什麽?”

姜恒微愕。

閨名?

其實後宮的女人,名字真沒人問過,姓氏和位份才是一個人的注腳。別說她現在只是貴人,就算是皇後,在冊封典儀在皇家文書中,都只會留下‘烏拉那拉氏’,而不是名字。

她們的名字,在這宮廷裏,就像是從沒存在過。

姜恒真沒想到,皇上問她的第一句話,居然會是名字。

不單姜恒意外,去外間立壁上擺完星動儀,準備回來服侍的蘇培盛更吃驚。

皇上這些日子總是‘朕無欲無求,後宮令朕心煩’的樣子,怎麽這會子開始問人家信貴人的閨名了。

也就是姜恒到底來自現代,對於皇上會問名字的事兒只是微愕,一時並沒有體會到在這個年代,男人問女子閨名,帶了何等柔和曖昧的色彩。

蘇培盛體會到了,所以他立馬閃了。

南書房裏外兩間打通了,是皇上的私密空間。

出了外間一側,有一方小小的‘候見堂’,是容蒙召前來的臣子暫且候著的一間方正茶室。

不過能在候見堂坐著等皇上召見的,也只有怡親王等寥寥幾人,一般人都得上庭院裏去站著待皇上叫進。

這間茶室也是蘇培盛等人給皇上備茶備點心的地方。蘇培盛此時就躲到這兒來,將裏面兩間完整的空間留出來。

能做到皇上身邊最貼心的太監,蘇培盛察言觀色的本事不要太好,方才只是悄然一瞥,就瞧見了皇上看信貴人的神色。

在宮裏多年,他見過的主子爺們不計其數,他也很清楚男人對女子欣賞的目光是什麽樣。

這時候,他才不戳在裏頭礙眼呢。

屋內,姜恒端端正正寫下兩個字:姜姮。

這是《信妃錄》女主的名字,說來她看這本書,還是一眼看中女主的名字跟自己同音。

如今想想,這一切可能都是穿越大神的劇透。

“姜姮。”皇上低聲念了一遍,聲音低沉而微微帶著一點不易察覺的喑啞,卻又像某種上好的綢緞滑過肌膚般,帶給人一種清冷的戰栗感。

聲音真好聽啊,姜恒沉浸在聲線中。

而皇上則對著這個名字莞爾:姜本來就是‘美’‘女’二字組成,姮又是‘嫦娥’之意,可見這是個直白的美人名兒。

看這名兒皇上想起一事,就道:“你的名兒倒是隨了家裏的兄弟們,可見你阿瑪額娘很疼你。”

與後宮女子只有姓截然相反,前朝盛行稱名不舉姓,比如索額圖明明姓赫舍裏,人人卻都稱一聲索相,和珅姓鈕祜祿,人人也只稱和中堂一樣。滿人入關後,都有了漢名,稱呼也都隨著漢人規矩來了。

姜恒在這裏的阿瑪,瓜爾佳觀保,嫡出的共有兩子一女,頭一個字就都取了姜。

姜恒是家裏的幺女,上頭哥哥們也各有官職,雖年紀尚輕,不是什麽重臣,但以雍正帝的記性,既然對瓜爾佳觀保這個人上了心,自然把他家裏的情形摸了個門兒清。

“阿瑪額娘都很慈愛。”瓜爾佳觀保夫妻確實是一對疼愛女兒的父母,在女主暗淡的日子裏,他們從沒放棄過女兒,也沒有任何埋怨女兒不能得寵,總是想方設法托人情,盼著她過得好一點。

皇上將她的笑意看在眼裏,心道:不是慈和疼愛女兒的人家,也養不出這樣甜的姑娘來。

外頭,侍膳太監常青按著時辰到了。

他也是一號人物,膳房上下所有大師傅、管事太監都要巴結他。

看到蘇培盛,常青的眼一下子就亮了:宮中最新的新聞,就是今日午膳前,皇上要見信貴人。

這會子蘇培盛居然在候見的茶間等著……他腦子轉的飛快,以蘇培盛的善體聖心,皇上對信貴人不說一見鐘情吧起碼也頗為喜歡的,所以蘇公公才閃了。

“老哥,難道這宮裏的天兒真要變了?”他們這些禦前伺候的人,早習慣了只用口型和眉毛眼睛說話,絕不發出一點哪怕只是氣聲,免得擾了聖上清凈。

蘇培盛給了常青一個冷笑加白眼。

他蘇大總管也不明白了,張玉柱這種管著翻牌子的上心也罷了,常青一個侍膳太監,怎麽也這麽豎著耳朵的探聽?他湊哪門子熱鬧,反正輪不到他伺候皇上。

常青看了看座鐘——這已經到了傳膳時辰了,若是誤了皇上的歇午又是罪過。他不禁拿眼睛去溜蘇培盛,他是不敢進去的,想推蘇培盛進去問主子爺傳膳不傳。

蘇培盛反瞪他,用眼神告訴他,我不進去討嫌,你要是不怕死,你就進去!

兩個人正在這裏打眉毛官司,忽然聽到裏面響起了一聲磬的嗡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