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筆試(第2/2頁)

太後的關照,在後宮裏是非常珍貴的庇護。

女主前期在皇上那裏完全排不上號,被皇上記住姓名,還是因為【我的從一品父親】這項家世光環。

倒是太後,一開始對瓜爾佳氏寄予厚望。

只是太後在聽這位周嬤嬤提起女主心性太過‘小心忍讓’後,就有些失望。待女主離開儲秀宮的頭半年,太後倒是還記得這個合自己眼緣的姑娘,在皇上跟前兒提了好幾回。

只是女主一直是躲避忍讓的性子,從不冒頭。後來太後也就漸漸把她忘了。畢竟後宮中除了妃嬪,還有數不清的宮女,都是皇上新人的預備役。女子之多,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被太後遺忘後,女主就進入了最淒涼的四年。

吃過了這頓進宮來耗時最長的午膳後,眾人都有些累了,尤其是堅持用長而沉重烏木銀筷吃飯的馬佳氏,只吃了個半飽,就開始悄悄在桌下活動手腕。

勞累緊繃的布菜練習,加上一頓餐食,眾人都有些頭腦昏昏起來,很想略躺躺歇個午。

姜恒跟其它人一樣,帶了點期待看著四位教頭:按著以往下午兩點一刻就開堂學規矩的話,中午根本沒法歇一歇喘口氣。

四大教頭之首的司嬤嬤站出來,給了大家一個甜棗吃:“諸位小主學著布菜也辛苦了,今兒下晌的課,晚半個時辰。”

然而隨著甜棗發下來的,還有一棒子。

司嬤嬤板著臉道:“還有一事需叫小主們知曉,皇後娘娘原想著小主們學規矩必會用心倍甚,滿了一月期就分配宮室,命敬事房做綠頭牌好侍奉聖駕的。只是……”

她頓了頓加深自己的語氣:“只是貴妃娘娘仔細,道若只學不考,豈非有人蒙混過關,故而小主們要想離了這儲秀宮,除了要過奴婢們的眼外,還必得通過貴妃娘娘親自出的題面才行。”

司嬤嬤此話一出,姜恒環視四周,立刻明白了一個成語,那就是‘花容失色’。

葉嬤嬤聽皇後宮裏的人將此事都推到貴妃身上,眉毛不由跳了跳,可司嬤嬤眼風都沒有給她一個,宣布完這個噩耗,不給新人們反應的時間,就宣布了下一個噩耗。

“如今小主們也學了七日規矩了,貴妃娘娘的意思,到第十日上,就先考一回!”

言下之意:看吧,你們不用擔心一月後的最終考試過不了,先擔心三天後的階段考試能不能過吧!

姜恒有幸再次見證了“花容大驚失色”。

說來她也有些驚訝,《信妃錄》裏,新人們出儲秀宮確實有考核,但只是一月到頭後,嬤嬤們考察她們替人更衣、布菜、行走、請安等基本操作考試,並沒有筆試一說。

是自己蝴蝶了嗎?

確實是。因她不是女主那種忍讓乖巧的性子,葉嬤嬤沒拿捏住她自然跟年貴妃如實匯報。

於是年貴妃借著秀女之間因滿漢軍旗發生口角之事,便要十日一考,還要加上筆試好好考!

貴妃對皇後提起此事,只是笑道:“也該讓她們心裏知道些敬畏尊卑,省的天天雞聲鵝鬥,連學個規矩都像吃了多大委屈似的——臣妾倒想看看,她們學這宮規有了幾成火候!”

因將秀女扔進儲秀宮,原本就是年貴妃的主意,也是她求了皇上的旨意。皇後索性懶得管了,你折騰去吧!種什麽因得什麽果,貴妃最好盼著這一年的秀女裏沒有出挑人物,將來別三十年河西的時候落在人家手裏受磋磨。